向川普稅改怒吼(下):與歐盟的新一波稅戰?

對於川普的減稅案,歐盟已發出哀號。 圖/路透社

前情提要/向川普稅改怒吼(中):避稅、炒房、政治報復?

美國減稅法案影響所及規模要比一般人想像的更廣泛。尤其是企所稅水平較高國家,這段時間無不對美國的減稅政策感憂心忡忡。12月11日,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這四個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加上即將脫歐的英國財政部長,聯名致信給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說出他們反對這一次美國稅改的理由。

由於歐盟國家的平均企所稅有效稅率爲20.9%(見《表三》),當美國調降企所稅到與歐盟平均水平一致(一口氣從35%降至21%),也無怪乎歐盟這些主要工業國,租稅競爭的壓力已經瀕臨城下。

除了租稅競爭這一項議題之外,五國財長認爲美國在減稅法案中可能施加的「貨物稅(excise tax)」,有違反WTO規定之嫌、歧視外國生產的服務與商品,形成貿易壁壘,阻礙國際自由貿易的運作。此外,在企業內貿易的成長速度,數倍於國際貿易的情況下,川普的稅改恐怕將更惡化跨國企業的生產鏈,以及以美國爲主要市場的企業營運。

資料來源/Christoph Spengel et.al.. 2017. Analysis of US Corporate Tax Reform Proposals and their Effects for Europe and Germany. Centre for European Economic Research (ZEW), p.23

▌怒吼的貿易伙伴

爲何衆議院要提出貨物稅,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們發現逃稅狀況嚴重,依據當前規定,這些款項,由於涉及境外方的收入,因此需要預先扣除交易款項的30%作爲所得稅,美國企業在與其它國家的企業交易時,有一些向境外支付的款項其實並未在美國繳稅而形成逃漏稅。參衆兩院都認爲,美國企業對境外交易對象支付的交易費用不收稅,侵蝕了美國稅基。

不光是歐盟國家財長以近乎警告的方式,告知美國財長貨物稅會對國際貿易產生危害,美國其它貿易伙伴也同樣感到憂慮,像是外包美國資訊與生化製藥研發業務的印度,就相當擔心因貨物稅而多出來的成本,會轉嫁到他們頭上。

而中國國務院早在今年8月16日,爲因應美國稅改後美資企業可能移出中國的情況,發佈了《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的公告,表示只要在中國的美國企業把利潤投資在中國,直到利潤匯出爲止,關於10%的預繳所得稅的規定,都能夠往後遞延而毋須繳納。

「戰鬥民族」俄羅斯對川普稅改法案的意見,則仍拖不了自身被西方孤立的處境。根據《塔斯社》引述俄羅斯《獨立新聞報》(Nezavisimaya Gazeta)的報導,俄羅斯最大金融集團Alor Broker旗下分析家安東諾夫(Alexor Antonov)就認爲,歐盟的外貿會因爲美國的保護政策顯得孤立;VETA集團合夥人札爾斯基(Ilya Zharskiy)則更一步預測,歐盟在被美國經濟孤立的情況下,或許會解除對俄羅斯的貿易制裁。

掌管經濟和財政事務的歐盟執行委員莫斯柯維奇表示,不排除將美國列入「避稅天堂」的黑名單。 圖/路透社

減稅法案的最終版本,剔除了衆議院版本中使國際輿論大譁的貨物稅規定,而是採用了依據參議院所提出「稅基侵蝕與反濫用稅」(base erosion and anti-abuse tax, BEAT),在特定情況下對跨國投資人課徵10%的最低稅負。這意味着他國企業在與美國企業進行境外貿易、服務與智慧產權交易時,該議案可能導致其從美國相關企業取得的部分款項,被開徵BEAT。

假定德國P藥廠,在企業稅率只有不到德國一半的愛爾蘭成立一家分支企業PI,爲其藥品M申請專利,而這家藥廠在美國設有生產單位K,K就必須支付專利權相關費用給愛爾蘭的PI公司,而稅收流向愛爾蘭政府。對美國政府而言,德國P藥廠的避稅舉動,就是美國稅收上的漏洞,而BEAT就是要課徵企業與子公司或其他境外交易方之間交易的稅賦,這就是增加廠商負擔的雙重課稅。

雖說已經有外國企業像是BMW與德國戴姆勒汽車已因爲這波企所稅調降而傳出產生巨量盈餘,然而,企業減稅及BEAT的出現,也同時開始對主要工業國家產生壓力了。以歐盟內最主要的工業國家的德國爲例,德國工業總會(German Federation of Industry)就相當擔憂在美國對企業相當優惠的稅制下,資金與工作機會會從歐盟流向美國。

而遷廠效應跟租稅競爭,恐怕已經在臺灣發生了:鴻海、臺塑以及紡織廠鴻遠,都打算在美國擴大投資;輪胎大廠建大也不排除在美設置輪胎產線。在臺灣製造業蠢蠢欲動下,工商界要求政府企業減稅的聲音,在未來一兩年內將不絕於耳。

最終的法案版本,剔除了貨物稅,但爲了進一步保障美國收稅權益,也加入了「稅基侵蝕與反濫用稅」。 圖/路透社

▌顛覆國際租稅治理體制?

五國財長的公開信中,還強調另一個重點,就是與國際租稅治理相關的議題。

美國當前的稅制屬於「屬人主義」的原則,只要是美國居民,無論你在哪裡賺的錢,都需要繳稅回美國,只是繳的外國稅款可從本國稅捐扣除。這與世界上其它國家普遍採取的「屬地主義」原則是相當不一樣的。屬地主義原則強調的是「價值創造之地即爲繳納稅捐之地」,即日本大阪大學教授谷口勢津夫所謂的「價值創造地國課稅主義」。

然而,隨着電子商務發達、生產地來源多樣化以及海外租稅天堂興起下的衝擊,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發現本國稅務已經趕不上時代的變化,甚至出現稅基迅速流失的現象。也因此OECD國家在2013年,便着手推動「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計劃」(BEPS),由各國透過分享信息、協力合作的方式從跨國企業手中課稅。

川普的稅改,對不直接涉及R&D的智慧財產資產的部門相當有利,違反了BEPS規定中的「連結原則」(nexus approach)。連結原則是BEPS「第五項行動方案」中的核心內容,其原則是「企業必須存在實質活動的情況下方得以課稅」。但是,要如何判斷企業具有實質活動?相較於具體的生產線,又要如何看待研發類的生產活動?

在連結原則下,納稅義務人自主研發活動取得的智慧資產方,可享有租稅上的優惠;而僅透過購買或非由納稅義務人自身承擔提供的研發實質活動,則不可或應該有限度的享受租稅優惠。注1

隨着電商發達,國家稅務常趕不上交易的變化,稅基出現流失現像。 圖/美聯社

對美國保守派而言,OECD的BEPS政策根本就是針對美國跨國企業而來。保守派政治顧問艾利司(Ryan Ellis)就認爲,BEPS是歐洲國家受到想要對境內美國企業徵稅的動機所驅動:

美國人有完全的裡由期待包括美國財政部在內的其它行政部門,對抗貪婪的歐洲租稅主管機關,積極地發揮保護我們企業的職能!

此類單邊主義風格的話語,與川普的風格,如出一轍。

當年歐巴馬政府在簽署「第五項行動方案」時,由於國內尚未具備「專利優惠稅制」(Patent Box),所以也不存在「連結原則」相關的問題。而這一次,參議院提出的稅改方案中,計劃對「境外無形資產收入」(FDII)減免37.5%的稅收,這表示對來自境外無形資產的收入的62.5%課稅,在企業所得稅設定在20%的情況下,有效稅率爲12.5%(20%*62.5%=12.5%),遠低於20%的企業所得稅。

川普減稅的最終版本,採用了參議院的這個版本,只是企業所得稅率略升爲21%,有效稅率爲13.125%。而其中一項名爲「全球無形資產低稅收入」(global intangible low-tax income, GILTI)的新規定,也明定受美國母公司控制的外國公司(CFC),其於境外無形資產所獲得的利潤,必須同步納入徵稅目標。

這個新規定的目的,是要以低稅率吸引美國企業將在境外的無形資產帶回美國並投產,而不是使之放在國外,讓其他國家課稅。參衆兩院稅務聯席委員會認爲這在10年內將爲美國帶來1,124億美元的收益。然而,這恰恰也是歐洲五國財長反對最基本的原因。

美國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海外的無形資產,能夠流回國內。 圖/路透社

根據彭博社稅務專題編輯羅斯(Craig Rose)指出,這是因爲參議院對境外無形資產課稅,已經是準專利優惠稅制體系的設計,但這當中,卻沒有納入「連結原則」。根據「連結原則」,美國企業在境外的無形資產投資所產生的收益,應依據「價值創造地國課稅主義」來繳稅,所以企業所得稅應繳交給無形資產產生價值的那個國家,而不是美國。

對此,掌管經濟和財政事務的歐盟執行委員莫斯柯維奇(Pierre Moscovici)更直接表示,將不排除將美國列入「避稅天堂」的黑名單可能性。美國未來是否會被歐盟劃歸爲避稅天堂,吾人並不得而知,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美國聯儲今年已經升息三次,明年2月由川普提

名的鮑威爾(Jerome Powell)就任聯儲主席後,也將會持續升息,美元可能因此升值。

但是,過度升值的美元違背川普弱勢美元的競選承諾,所以美聯儲極有可能壓低幣值,然而這未必會阻卻世界各國資金涌入美國。早前,鮑威爾已表示支持對美國金融業放松管制。這對需求資本孔急的開發中國家而言,直接增加了籌措資金的壓力與成本,以及國家債務的增生。這是否會減緩發展中國家在2008年後經濟成長的速度以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活動,值得進一步觀察。

最後,如同媒體轉載,川普在12月22日於海湖莊園宴請其朋友時脫口而出:

你們全部剛剛都變得更富有了!

川普自己認證,從減稅方案中獲取最大經濟利益的還是他的有錢人夥伴,是美國財富分配鴻溝急速擴大後社會最富有的的1%,也是那些造成2008年經濟危機的1%。

川普的美國夢,您還會認爲這是一場美夢嗎?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剛剛都變有錢了唷! 圖/美聯社

▌備註

袁金蘭、王招悌:《BEPS 第5項行動方案考量透明度及實質性有效防杜有害稅收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