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手機回收率低 政府要出手了

臺灣年銷售約500萬支手機,然而國內目前手機回收率僅約12%。(陳瑀倫攝)

臺灣年銷售約500萬支手機,然而手機回收率僅約12%。其實,手機內含礦物金屬原料、化學物質,若未妥善處理,會對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有鑑於此,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擬將手機回收規定法制化,藉由回收循環利用,保護環境並提升循環率。

根據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資料,超過5成民衆將舊手機閒置在家,沒有拿出來回收;深入調查原因發現,多數民衆不知道回收點、認爲手機回收缺乏獎勵,以及擔憂個資外泄。因此,爲解決國內手機回收困境,循環署於7日預告「應標示分類回收標誌之行動電話製造、輸入業範圍及其他應遵行事項」草案。

草案推動內容,希望從原先宣導性質、鼓勵,未來透過手機回收法制化,要求手機制造、輸入及販賣業者負起回收責任,藉此提高手機回收及手機租賃、舊機買回或維修等循環服務比例,盼2026年能達成15%的循環率目標,草案預計於2025年1月1日上路。

通常一支智慧型手機需要大量礦物金屬原料,如矽、錫等等,且內部還擁有多種有毒化學物質,包括汞、鉛、鎘等。然而,當手機隨意棄置或於垃圾掩埋場處理不當時,化學物質恐滲入土壤、污染地下水,對環境和健康造成影響。

倘若手機狀況良好,不妨主動將其捐贈給慈善機構或參與業者的回收計劃,不僅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回收計劃亦能夠防止處置不當,造成環境危害。藉由正規的回收和處理舊手機的方式,愛護環境你我皆可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