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除息行情教戰
臺股從六月份股東會行情,進入七月除權息行情,不過近期國際股市表現平平或拉回,臺股除權息行情似乎失靈,未來發展爲何?哪些個股值得參加除權息嗎?
【文/方亞申】
臺股站穩萬點已超過三○個交易日,以六月三十日收盤一○三九五點計算,上半年漲幅達十二.三四%,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漲幅高達三○%。其中南韓股市漲十八%、印度漲十六%、菲律賓漲十四%、新加坡漲十二%,亞洲股市漲勢非常凌厲,表現遠勝成熟市場。惟在包括歐洲與英國等全球主要央行相繼發表鷹派言論,暗示寬鬆貨幣時代即將步入尾聲,美元兌主要貨幣持續走貶,其中兌歐元更貶破一.一四美元大關,來到十四個月新低,美元指數一度摜破九六關卡,創九個月新低。
美元第二季的弱勢,對美國企業企報將有正面作用,由於是跨國大公司,在海外收益兌換成美元后將增加,有助企業獲利成長。加上美國三四家大銀行全數通過聯準會(Fed)第二輪壓力測試,將可提高配息準備,大手筆回饋股東,即將在七月中旬展開的美國企業季報行情應屬於較正面的,尤其近半個月S&P 500及Nasdaq大多創新高後拉回,大約再過一週以上,日KD值將降至相對低檔,如此有利屆時反映季報行情而反彈。
七月美企季報看好反彈行情
此外,對於上半年全球股市大多上漲居多,卻遇到聯準會連續升息,再來下半年預期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縮減,也就是變相抽資金,市場難免恐慌。但法人預期,下半年的資金動向部分,聯準會雖公佈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計劃,但力道相當溫和,加上美國財政部提出銀行法規改革計劃,要求各金融監理機關對金融業落實鬆綁,種種因素使市場資金保持寬鬆。就目前觀察,全球經濟緩慢復甦的同時,地緣政治風險也同步消失,特別是歐洲近幾場重要選舉,極右派都遭受重挫。金融市場吃下定心丸,開始往投資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移動,導致臺灣、南韓、馬來西亞、泰國等新興市場股市近期走揚。資金問題不如想像中大,只要企業獲利成長,股價就還有表現機會。
以現階段來看,包括國內外法人,都將今年臺股上漲目標調升至一○八○○~一一○○○點,換句話說,還有高點可期。今年以來,上市電子指數上漲超過十八%,表現搶眼,但統計顯示,臺股尚有三成的股票還未上漲,這些股票以非電子股居多,由於外資對臺股積極作多,並不想讓臺股熱度降低,因此,近期已陸續將資金轉向股價落後的個股。如同瑞信證券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所言,韓股今年以來在亞太區股市表現之所以名列前茅,關鍵在於有企業獲利調升作爲後盾,因此,臺股若要繼續向上挺進,調升題材很重要。
下半年臺灣電子業將進入出貨旺季,包括蘋果以及中國中低價手機。不過蘋果市場寄望的OLED手機可能組裝難度高及重要零件缺貨而延後上市銷售,由於這塊是臺廠寄望大幅提升業績所在,若延後出貨,那麼電子業往常從五月或六月將大舉出貨動作可能打折扣,也就是業績可能不如想像中好,不過旺季可望延長到年底至明年農曆年前。演變成相關供應鏈短期營收大幅拉昇不如預期,這點外資如何判斷將十分重要。
臺股外資持股比重達四一%,外資買不買帳,是否持續匯入買股,將攸關臺股指數能否持續上攻,或是個股能否有除息行情所在。六月份外資原本賣超,幸賴月底聯準會聲明後,外資回頭加碼,使得六月份外資還是連續買超臺股,使得今年以來每個月都買超。不過今年外資已買超臺股約九二億美元(二千七百億臺幣),約當是過去一年買超量,若後續外資不再續買,將造成臺股量縮以及拉回,間接也將影響個股除息、填息行情。所幸若國際金融無系統性風險,在臺股季線已上升至一萬點附近,將成爲較大支撐所在。
蘋果供應鏈業績拉昇將延後
從六月以來進行除息約一三○檔中,只有約二一家完成填息,比例的確低了點。外資未再積極買超臺股,臺股指數就不容易過高,甚至出現量縮拉回。這點可能要持續一陣子,等待美國企業財報公佈美股再攻一波,臺股才較有機會表現,因爲一般預估美國股市第二季財報,在S&P 500指數十一大類股中,有九類股的每股盈餘將優於去年同期,主要是靠全球經濟成長好轉,加上美元貶值,使美國跨國企業的國外營收增加。能源類股的獲利成長率將領先,但靠的是去年基期太低。科技與金融兩類股第一季EPS已經成長十四%,第二季表現仍將亮麗。否則,就要等下一次十月美國再度公佈匯率操縱名單國家,臺幣可能再升值一次,外資再度匯入吃豆腐了!
個股景氣纔是驅使股價上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最近聯電、面板雙雄等低價股在外資出報告下,股價一度噴出大漲。其實股價輪到低價或二線股補漲,時間點不令人意外,同樣是晶圓代工,臺積電業績好,總市值一度屢創新高,股價超過聯電十倍以上,中國的中芯半導體股價也一度大漲,而聯電股價不到十五元,可以說臺股今年上漲超過雙位數,對其幾乎沒影響。(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4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