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雲國小探索大豹社遷徙軌跡 學童童趣畫出路線圖

霞雲國小探索大豹社遷徙軌跡學童童趣畫出路線圖。(霞雲國小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霞雲國小探索大豹社遷徙軌跡學童童趣畫出路線圖。(霞雲國小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桃園市復興區霞雲國小深耕在地課程,繼「藥草、桂竹、小米」等富有深度泰雅部落文化課程,16日校方邀集家長與學童一起探索大豹社遷徙遺蹟,根據過去畢業生尋根、東眼山訪查的實際路線,用自己的方式畫下過去族人近百年的遷徙路線圖。

大豹社事件源自清朝時期劉銘傳在臺灣建立隘勇線,但日治時代採取開發山林政策,突破原來的隘勇線,入山開採樟腦及伐木,遭到復興區前山原住民抵抗,在大豹社領袖瓦旦.燮促(Watan Syat)率領下,各部落聯合抗日長達7年,各社族人原本1千多人,最後只剩下40幾戶,流落至今日東眼山等各處。

霞雲國小校長羅幼蓮表示,教學團隊事先安排師生事先參觀大豹羣故事館,讓大家對於整個歷史發展有很清楚的輪廓,學生用孩子的視角,畫下對先人努力的足跡線條,充滿童趣也展現出對歷史的重視,是很有意義的在地文化課程。

六年級學生施兆侖說,從各種文物的存在,知道阿公們的辛苦,來到現在生活的地方,是現在幸福的蹤跡。三年級學童高羣則說,在部落會聽到老人說這段故事,現在很清楚還有看到很多打獵的器具、水瓶,羨慕以前的人很會打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