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架民進黨 非綠關鍵的決策

(圖/本報系資料照)

2019年因自認國民黨初選不公退黨的郭臺銘,春節期間,請示過媽祖和關聖帝君後,放話「等國民黨一個辦法」,密會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趨前向立院密室始祖的王金平請益,提醒朱立倫記取4年前的教訓,還賣萌說當時年輕氣盛。連串的郭氏起手式,預知2024大選山雨欲來風滿樓,愁煞衆人。

迄今爲止,浮出水面的參選人不外乎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以及郭臺銘。4人捉對廝殺,平分秋色。即使1人退選、3人互鬥,也難避免棄保造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後果。

考慮當前民意的最大公約數是「下架民進黨」,如果賴清德以外的3人能整合成功,那麼,無論怎麼配,對上務實的臺獨政治工作者,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非綠陣營勝算將大大增加。

但是,侯、柯、郭3人,誰該讓、誰該進?民調決定,還是3人整合?郭臺銘表態願回國民黨後,傳出柯文哲強硬表態一定參選,並說,誰當選,我決定。柯的這番言語,擺明了要扮演關鍵第三勢力,也暗示潛在合作對象拿出條件來談。同理,郭臺銘表態回國民黨參選,不無可能是因爲侯友宜遲遲不表態,藉機逼侯,逼國民黨「同舟共濟」,甚至郭侯2人已有默契,藉着此番造勢,先將4人麻將改爲3人跳棋,再伺機做成兩個陣營對決的格局。

道理不難懂,真要做起來,舉步維艱。其一,郭、柯2人皆是霸道性格,臥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遑論屈就他人之下,霸氣霸道的性格,也不利於權力妥協和利益交換。

其二,面對大選,侯友宜遲遲不表態。不免讓人猜疑,侯是城府太深,還是自信不足,不願肩負重責大任?縱使侯民調超前,霸氣總裁與霸道市長又豈願意隨侍在側、甘爲副手?

其三,歷經2014年馬王之爭、2016年換柱風波、2018年臺北市長訴訟、2019年郭韓爭鋒、歷屆黨主席之爭以及四項公投紛爭後,所謂藍營幾乎已告崩解,藍綠白陣營各有彼此淺色支持者,侯、郭、柯3人,甚至馬、韓,各有鐵粉,誰也不讓誰,黨對黨的合縱連橫,難於上青天。

其四,我國選舉採比較多數決,總統大選,無論多少人蔘選,只要得票數較其他候選人多一票,便能躍登大位。此種制度,鼓勵政客心存僥倖,也使政黨政客缺乏民主所需的妥協、容忍、讓利。反之,總統及行政首長選舉若採絕對多數決,當選者必須取過半數選票的支持,則有助於各政黨與各參候選人包容異己,擴大共識。

民進黨亂政8年,臺灣政局糜爛。面對2024關鍵一戰,臺灣繁榮、兩岸和平,系乎於關鍵大人物們攜手做出關鍵決策。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