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非核已退潮流 民進黨該下架了
中國時報社論
近日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8次會議(COP28),就能源比例做出重大決定。包括美國、日本、英國、法國、荷蘭等多個歐洲國家在內的22國領袖,簽署一項宣言,號召在2050年將核能發電量提升到以2020年爲基準的3倍,理由是「核能在達成碳中和目標上扮演了關鍵角色」。美國氣候特使凱瑞更表示,要達到2050年碳排淨零,不可能不使用核能。
氣候峰會 核能是乾淨能源
然而,民進黨並未因此改變其能源立場。除了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至今未宣示放棄已被證明失敗的「2025非核家園」政策外,針對各國在COP28將核能提高3倍的共識,賴辦表示,在覈能新技術尚未問世之前,持續發展多元綠能是「國際共識」。言下之意,民進黨政府仍將繼續推動綠能,但非核不變。
看來,賴清德至今仍不瞭解,核能與綠能並不是互斥的能源選項。除少數歐洲國家外,目前各國綠電比例仍低,在7年內提高爲目前的3倍,從絕對值來說,綠能發電量仍屬有限。根據工研院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較2021年新增13%,但若要達到國際能源總署(IEA)2030年淨零排放目標,後續每年再生能源新增裝置量必須達2.5倍以上,到了2030年是增加9.54倍,試問有多少國家做得到?
先不要說別人了,蔡政府這些年瘋狂發展光電和風電,到處搶地種電的結果,臺灣綠電比也只是從2016年4.8%成長爲2022年的8.3%,增加3.5個百分點,連2倍都不到,依此發展速度,根本達不到COP28的3倍要求,IEA的9.54倍更是天方夜譚。
正因爲COP28知道無法單靠再生能源達到淨零,纔會提出長期核電提高3倍的目標。國際趨勢是再生能源與核電並行,甚至歐洲議會在2022年7月就已通過將核能列爲綠能,幾乎沒有像蔡政府單押再生能源的例子。連向來被視爲是綠電模範生的挪威,最近都已決定要興建核電廠,以取代所有的化石能源。
民進黨總是以德國爲師,強調今年關閉了境內最後3座核電廠的德國已經實現了「非核家園」,臺灣當然「有爲者亦若是」,但蔡政府沒有說的是,德國廢核的代價是電價上漲至少4倍以上,而且德國國內非核,但電力結構並沒有非核。德國最大的能源公司意昂集團執行長伯恩鮑姆今年8月間表示,「德國需要法國的核電以協助我們向再生能源轉型。」在1990年關閉了最後一座核反應爐的義大利,長期陷入電力不足困境,成爲歐洲最主要的電力淨進口國。
廢核大國 進口核電補缺口
德國和義大利非核後可以從鄰國買電,臺灣四面是海,能源99%靠進口,有什麼本錢學人家歐洲廢核?綠電上不來又急着廢核,不足的電要從哪來?蔡政府只能擴大使用煤電和氣電,嚴重的空污危害國人健康,肺癌是臺灣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更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國際知名醫學期刊《Nature》研究指出,臺灣肺腺癌增加的人數是國外的3至5倍。如此可怕的「用肺發電」若繼續下去,不知還有多少國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會受到戕害。
更何況,民進黨政府發展再生能源過程中,衍生出綠色黑金掛鉤、大量犧牲農地、漁獲持續減少、生態環境遭損、熱島效應影響氣候等後遺症,甚至釀貪污弊端,從社會治安、糧食安全、國土規畫各個層面影響國人的生存環境與臺灣發展,但蔡政府始終視而不見,繼續放任綠電蟑螂到處橫行、官商勾結、魚肉鄉民。
反核確實曾在環保界引領風潮,但如今國際趨勢以及主流價值已經改變了,「非碳」取代了「非核」,如曾反核的知名導演奧立佛‧史東如今拍片擁核,他在新近上映的紀錄片《新核能時代》中指出,人們對核電的恐懼其實是來自誤解,如今人們的當務之急是使用核電以取代造成氣候變遷的化石燃料;奧立佛‧史東直言,臺灣應該要做的是儘速減少燃燒化石燃料,而不是停掉核電機組。
2024大選是一場健康之戰、電力之戰。民進黨不願改變能源政策,那就下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