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滑的消費傾向
下滑的消費傾向圖╱本報資料照片
平均消費傾向的變化
平均消費傾向可由國民所得統計取得,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也有這項數字,前者來自公務統計,後者來自抽樣調查,前者自然更爲完備,本文的平均消費傾向來自國民所得統計,其中五等分位的消費傾向(前20%、後20%)則取自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辛棄疾《最高樓》: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經濟學常提到消費傾向,聽起來有點深奧,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這一年家庭可支配所得中,有多少錢拿去消費的比率。歷經半個多世紀,臺灣的消費傾向有很戲劇性的變化。
臺灣早年很窮,民國40~50年代初期家庭收入有多少,大概就花多少,平均消費傾向逾九成,隨着經濟起飛,所得略有提高,臺灣終於揮別了賺多少、花多少的年代,與此同時政府也鼓勵大家儲蓄,消費傾向於民國60年代降至0.8,大家把閒錢都存進銀行。
民國70年代,那是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每年加薪經常逾一成,所得快速成長,雖然大家也認真消費,但消費成長終究追不上所得成長,何等幸福的歲月,消費傾向於是降至0.76,這是一個錢賺得多、花得多、存得也多的幸福年代。
80年代 消費邁入大成長
到了民國80年代,隨着貿易自由化,市場大幅開放,人們可以消費的東西愈來愈多,臺灣進入一個消費大幅成長年代,消費成長往往超過經濟成長,消費傾向於80年代升至0.82,這個數字反映着臺灣的富裕已轉而用來改善生活,汽車、電腦、冷氣等家電普及率扶搖直上,住宅自有率也一路走高。
好景不常,進入本世紀第二年,臺灣就出現史上第一次經濟衰退,此後十多年景氣大不如前,然而適應城市文明的各類消費不可能往後退,因此消費傾向升至0.87,此一消費傾向直追戰後的臺灣,臺灣又進入賺多少、花多少的年代,家庭儲蓄率遂由80年代初的30%,降至20%。
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多年來富人、窮人的消費傾向也有些變化,衆所周知,低所得家庭(後20%)賺的不多,支付生活必要花費後,所賸無幾,他們在民國80年代的消費傾向約0.95,自90年以來都在1.0以上,反映窮人所賺的錢,不足以過日子,得四處告貸。相反的,富有家庭(前20%)所得成長得飛快,即使日常生活一擲千金,消費傾向也只有0.65,這意味着有錢人愈來愈富有。
富者更富 消費傾向必降低
有錢人的消費傾向低,這是必然之理,辛棄疾寫道:「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明詩寫道:「任君蓋下千間舍,一身能臥幾張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隨着資本經濟快速發展,財富集中日趨嚴重,平均消費傾向終將下滑,106~109年臺灣的平均消費傾向已降至0.84,即使排除109年疫情對消費的抑制效果,下降的趨勢亦然。
逾半世紀的平均消費傾向,每個時期的變化都述說着不同的故事,早年普遍貧窮而使消費傾向升高,70年代漸趨富裕而使消費傾向趨緩,80年代隨着大量消費而上揚,90年代因所得停滯而躥升,如今則因財富過度集中又降低。
平均消費傾向在過去半個世紀裡,有時降低是好事,但如今降低卻不是好事,這意味着贏者圈愈來愈小,所得分配愈來愈不均,必須多加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