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倒數3周!全臺唯一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搬遷募資計劃開跑

▲「阿嬤家:和平女性人權館」即將在11/10熄燈,如今發起募資,爲搬遷重建做準備。(圖/婦女救援基金會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臺灣首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將於11月10日熄燈,該館收錄了59位阿嬤生命故事,保存了5,057件圖文多媒體資料與750件文物。婦女救援基金會表示,自從7月宣佈消息以來,參訪人數大增,代表社會仍重視這議題,這些故事也不能被遺忘;因此宣告「熄燈不等於終點」,並在募資平臺發起重建計劃,積極爲搬遷做準備。

▲如今59位阿嬤只剩下 2位尚人世,而紀念館卻面臨倒閉危機⋯⋯婦援會發起募資計劃,邀大家「趁我們還來得及」守護阿嬤們的故事。(圖/婦女救援基金會)

婦女救援基金會7月時表示,「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自2016年12月開館以來,儘管培力活動、倡議與國際串連都做得有聲有色,每年依然虧損4、5百萬元,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參觀人數驟減,門票商店收入大受影響,捐款連帶受到嚴重衝擊,使營運雪上加霜,因此當時沈重宣佈,「阿嬤家」將於11月10日租約到期停止營運。

不過婦援會統計,今年4月的參訪人次爲239人,7月休館消息發佈後,8月份的人數成長到2073人、9月份1318人,期間最多增加了近10倍,顯示大家仍重視慰安婦議題,把握時間到場參觀。

▲博物館收錄了59位阿嬤的生命故事,保存了5,057件圖文、多媒體資料與750件文物。(圖/婦女救援基金會)

婦援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謝謝媒體及社會大衆關心慰安婦議題,政府多次提供不同的地點讓婦援會選擇,也召開多次會議協商,但這些地點中有的房子年久失修,需大量金費修繕;或是坪數跟空間不夠,無法容納大量館藏;再者就是位置偏遠,訪客難以抵達。

種種原因,導致政府提供的地點都不適合當作博物館的新地點。婦援會目前已找到幾個規模較小、租金少將近一半的場地,正在協商後續,未來希望進行小規模的展出以外,可以外展進入學校、機構、社區展覽,讓更多學生、民衆可以接觸。

▲婦援會提到,這羣戰火下的犧牲者,至今仍未獲得平反。(圖/婦女救援基金會)

「慰安婦」是在二戰中被強制爲日軍提供性服務的女性,「你不見得能在課本上讀到這段歷史,但這羣戰火下的犧牲者,至今仍未獲得平反。」如今婦援會也提出2大訴求,包括國高中課綱教科書慰安婦一詞,須正名爲「慰安婦-軍事性奴隸」,並要求日本政府爲迫害女性的這段史實道歉。杜瑛秋說明,因爲教課的描述不正確,因此很多學生會認爲,慰安婦是自願性的、是從事性交易事業,可是大家知道,所有的慰安婦其實就是性奴隸。

根據婦援會統計,2020至今(10月)阿嬤家的總收入爲2,747,078,總支出爲5,578,971,營運不到一年,就有有近300萬的虧損。而休館後的拆除、搬遷、清運費用約53萬元;新地點的位址目前有幾個選項正在協商階段,但以平均未來一年租金和坪數換算下來,房租加上裝修費合計約爲216萬元,或許估算的金額沒辦法百分之百精準,但仍是未來新館規劃裡所需要的一筆經費。

她們提到,「這些勇敢的阿嬤們將傷痛化爲堅毅、用生命最後的時光來爲姊妹們發聲。如今59位阿嬤只剩下2位尚在人世,而紀念館卻面臨倒閉危機⋯⋯趁我們還來得及守護阿嬤們的故事,邀請大家一起來支持『阿嬤家』重建計劃,讓遺憾不再重演。」

▲阿嬤家宣告「熄燈不等於終點」,並在募資平臺發起重建計劃,積極爲搬遷做準備。(圖/婦女救援基金會) 爲了讓阿嬤家在將來新館營運的第一年能站穩腳步,有機會在未來持續展示及對外推展慰安婦性別人權議題。這次在嘖嘖平臺上發起「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重建計劃:慰安婦的故事,不能被遺忘」,預計目標募資金額爲300萬,即日起至11月10日期間,協會期望想要爲「阿嬤家」盡一份心力的朋友,可到募資網頁瞭解更多詳情。

募資詳情:「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重建計劃:慰安婦的故事,不能被遺忘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56號10:00-17:00(週三至週日)(02)2553-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