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8年少地震 學者憂異常
兩天連續地震不免讓人擔心,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9日規模5.7的是典型隱沒帶地震,昨(10)日規模4.9的則是基於板塊碰撞的累積能量釋放,兩者是正常釋放能量。但學者擔憂,2013年以來,規模6以上地震都集中在宜花一帶,西半部板塊能量沒有正常釋放,未來發生大地震的風險也就愈來愈高。
地震測報中心指出,深層隱沒帶地震因爲在隱沒板塊上,前天規模5.7、深度72.2公里屬於較深地震,因爲能量已釋放完畢,餘震不會太多,但未來一週內仍不排除會有規模3以上餘震。
昨天的淺層地震背景地震較活躍,是因爲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過程中導致地殼破裂產生的地震活動。兩個地震彼此之間沒有關聯,且皆屬正常的能量釋放。
由於地震致災因素不只規模,也和地震位置、深度及建築物本身有關,例如震央在外海多半規模大但很少致災,但震央在陸地、規模不大的地震卻反而致災,因此規模與深度很難直接連結。
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指出,臺灣目前地震次數遠低於歷史平均值。2009年全球地震進入活躍期,臺灣2018年以前每年平均有感地震約650次,2018年僅500多次;2019年401次;2020年更僅351次,是2009年以來最低,十分異常。
汪中和說,臺灣高地震風險區域是板塊隱沒的東北部,及花東、新竹以南到高屏等板塊擠壓的兩側。2013年7月以後規模6以上地震以花蓮、宜蘭居多,西半部非常少,能量沒有正常釋放,未來發生大地震的風險就愈來愈高,甚至規模可觀。
汪中和強調,地震是地殼正常釋放能量,這纔是好現象,「遲遲沒有規模較大的地震出現,真的令人十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