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中鏡頭下的青島,漸行漸遠的小鮑島
在老青島人的記憶裡,曾經的“小鮑島”與“大鮑島”一樣,每條老街都是一段歷史。每一條老街,都有着老青島特有的人間煙火、市井風情。有着數不清的勾陳往事、家長裡短......
1996年,鳥瞰“小鮑島”街區。
2002年,青島市政府啓動城市住宅改革試點計劃,位於老市北區的“小鮑島”成爲首批試點之一。根據《青島高新科技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東起遼寧路、西至樂陵路、北起泰山路、南抵章丘路建設科技街。
2002年7月開始,隨着挖掘機陣陣的轟鳴聲,“小鮑島”老街區的老建築陸續被拆除,成爲城市發展改造歷史的一頁,這片曾經繁華的老商業中心被高科技電子產業所取代。2009年4月,“小鮑島”街區最後的一塊遺存歷史,位於遼寧路、樂陵路、包頭路之間的老房子開始拆遷......
相對於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如火如荼的“大鮑島”,“小鮑島”的命運是可惜可嘆,可謂是天壤之別。每當來到科技街,眺望着數碼廣場和一片高樓林立的商場和住宅區,總會努力回憶着過去這裡的樣子,搜尋着舊時的記憶。
2008年,臨淄路。
2008年,周村路。
2000年,桓臺路23號。
2000年,桓臺路23號。
半個多世紀以來,這片區域的人們,居住在愈發破舊的老房子裡,或許不久就可以住上寬敞明亮、功能齊備的大房子了。不過還是有不少原住民,心頭難免會掠過幾分惆悵與不捨,這裡有着他們幾代人繁衍生息的熱土,有着不用出遠門就能買回各種商品的便利,有着隱匿在生活瑣碎裡,親如一家的老院鄰里間那份溫暖回憶。
1995年,博興路。
1995年,博興路。
1995年,博興路。
昔日“小鮑島”的大致範圍,是指遼寧路、黃臺路、泰山路,以及鐵山路合圍這片老街區。
之所以有這樣一個名字,是與當年的“小鮑島村”有關。“小鮑島村”的遺址,在貯水以西,樂陵路大溝南端,大約位於今黃臺路、熱河路、大連路、益都路、遼寧路、樂陵路之間。根據德國人慕興立《山東德邑村鎮志》所述,“小鮑島村”在“大鮑島村”的北邊,是個有着530口人的村莊。1901年,這裡的土地被德國總督府收購,村莊被拆除。但此後殖民當局並沒有對這裡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僅將從“小鮑島村”旁通過的一條馬路命名爲“小鮑島街”。(1914年日佔青島後,將這條街改名爲“三笠町”。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後,命名爲黃臺路至今。)
1901年4月,膠濟鐵路第一段通車,隨着大港火車站的建成運行,很快帶動了周邊的繁榮。此時,大港站附近區域開始有了多條街道,在《膠澳志》道路篇中可以看到,海鶯街(後來的桓臺路)、特體街(後來的鐵山路)、洋豹街(後來的樂陵路)、錦豹街(後來的泰山路)、芬羅街(後來的青城路)、涵匝街(後來的長山路)......,“小鮑島”的近代街市雛形就此呈現。
“小鮑島”不像“大鮑島”區域劃分的那麼明確,也有老青島介紹“小鮑島”的佔地範圍,基本是貯水山以西的一大片窪地,包括鐵山路以東、錦州路以西、黃臺路以北、青海路以南這片地域。
還有一些人將“小鮑島”的範圍定義爲,熱河路、德平路、黃臺路、包頭路、遼寧路等路口到華陽路、吉林路、錦州路等區域,都統稱“小鮑島區域”。
1996年,遼寧路。
2007年,頗有知名度並有較長曆史的市北區醫院舊影。
1999年,鳥瞰“小鮑島”街區。
2007年,鳥瞰遼寧路中端一角。
遼寧路在青島建置初期僅是一條不規則的土路,日本第一次侵佔青島時期進行了修建擴建。將德佔時期的毛奇山(貯水山)改爲若鶴山,將山下這條路的西端稱“若鶴町一丁目”,東端稱“若鶴町二丁目”。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後,廢除日名街道,次年將這條街道更名爲奉天路;1929年國民政府接管青島後改稱遼寧路;日本二次侵佔青島時期又改回奉天路;1945年抗戰勝利後恢復遼寧路路名至今。
日本侵佔青島後,日本僑民大量涌入,數量驟增,日本駐青守備軍司令部將“小鮑島”地區也規劃爲住宅區,日本移民競相遷居,這一帶區域聚集了大量的日本僑民,“小鮑島”區域成爲了青島僅次於聊城路區域的日本人居住區,隨着貯水山“日本大廟”的建成,“小鮑島”是日本人從商和居住的密集地帶和繁華地帶。
日佔時期,“小鮑島”一帶的街道全變成了日本路名。如瀨戶町(後來的樂陵路)、隼町(後來的桓臺路)、大島町(後來的周村路)、川崎町(後來的益都路)、大森町(後來的博興路)、壹岐町(後來的臨淄路)、堺町(後來的長山路)......
2009年,曾是小鮑島區域標誌性建築的最後身影。
遼寧路朝向熱河路的轉角上,曾有個塔樓,許多年裡成爲“小鮑島”的標誌。從圓頂,到沒有頂,再到尖頂,2009年還是難逃最終消失的命運。現爲停車場和中防地下商城入口。在這處老建築拆除之前,它的旁邊已矗立起一座將近三十層高的高樓大廈。
或許很多青島人還會記得,從熱河路下了大坡,看到這個塔樓,就知道到了“小鮑島”了……
1997年,益都路。
2001年,益都路107號。
1994年,桓臺路。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居住在小鮑島的日本僑民陸續回國,“小鮑島”空閒出很多日式小樓房,引起許多中國人的搶住。很快,這片區域就再次繁榮起來,傳統的商鋪再次佔據主要市場,每天行人及顧客擦肩接踵、絡繹不絕。“小鮑島”成爲僅次於中山路的青島第二商業中心。
1993年,遼寧路。
1994年,泰山路。
1998年,泰山路。
1996年,吉林路,81 歲的林永美大娘在路邊賣自己縫製的鞋墊和針頭線腦。
遼寧路、桓臺路、博興路、益都路等老街,構成了“小鮑島”區域最繁華熱鬧的空間。在這裡居住的人們,也享受着這些經年累月的便捷與滿足。街道兩側及相鄰的老街,商店、菜店、理髮店、果品店、澡堂、飯店等商鋪鱗次櫛比,“小鮑島”和“大鮑島”一樣,是青島老城最有煙火氣的地界之一。
2002年,樂陵路與鄒平路交叉口。
2008年,錦州路勝利電影院最後的景象。
2014年,從遼寧路向東南望去,遼寧路、錦州路、吉林路附近的拆遷工地。
2003年,樂陵路拆遷現場。
2005年,新建起的科信大廈、科技廣場和正在建設大型商廈的情景。
“小鮑島”,有着百年曆史的老街區,如今幾乎成了一個地理名詞。現在的人們已經習慣將這裡叫做“科技街”和“信息城”。
如今的“小鮑島”已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所淹沒,曾經的老街、老樓、老院,皆成過往。“小鮑島”的舊日時光,有着在這裡居住的人們各種的回憶,有着他們童年和青春的美好,有着他們生活的安逸和平淡,而這些都將永遠的留在那些消失的老街裡,留在他們的記憶裡。
【獻給青島的時代記憶】
由芸廷藝術空間、時空圖景影像工作室策劃,歷時三年編輯整理,“我記得:芸廷當代紀實攝影收藏系列”首部出版物《他的城:1978—2024年青島》上線首發。
圖/吳正中
文/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衆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發佈,轉載請註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