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國年輕人與農業漸行漸遠

綜合編譯 趙婷婷

多蘿西·霍楚爾特在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經營着一家農場。推開農場的木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鬱鬱蔥蔥。她告訴“德國之聲”電臺網站,2001年,她決定成爲一名兼職農民。此後,她致力於保護古老的植物,堅持使用不添加殺蟲劑和化肥的耕作方式。她在農場裡飼養了100多隻動物,種植了多種果樹。

霍楚爾特爲自己的農場驕傲,但對未來感到迷茫。德國農業前景渺茫,年輕一代對農業的興趣不高,“我已經65歲了,我知道自己已不再年輕,我該把農場留給誰呢?”她說。

在德國,許多農場難以爲繼。有人嘗試把農場交給下一代經營,但他們中的許多人面臨經濟困難。德國農民遊說團體“自由農民”政策顧問萊因哈特·榮格告訴“德國之聲”電臺網站,人口結構變化是造成年輕人遠離農業的主要原因。

“(德國經濟體系中)各部門都面臨技術工人短缺的問題,但農業在爭取年輕人時處於不利地位。”榮格說,老一代德國農民別無選擇,長期辛勤工作,沒有假期,但今天的年輕人渴望“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農業被剔除出他們的職業規劃。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稱,過去10年間,耕地租賃價格高漲。一些沒有家庭農場但想從事農業的年輕人難以購置耕地。

24歲的德國農民菲利普·奧斯瓦爾德告訴總部位於法國的歐洲新聞臺,如果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農業,德國將依賴更多的進口產品。

是什麼導致年輕人遠離農業?克里斯蒂娜·沃格爾在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非政府組織德國農業協會工作,該組織旨在幫助年輕農民進入該行業。她認爲,在德國從事農業是個 “挑戰”。農業工作者要考慮氣候、農業投入、農產品價格等多重因素。

霍楚爾特說,極端天氣不可預測,這意味着農場主的經營成本大大提高。榮格認爲,比天氣更糟糕的是“歐盟官僚主義”。“許多年輕人喜歡農業,想投身有關工作。但政客們認爲,農業會污染環境,制定了很多‘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法規’,這些條條框框把年輕人拒之門外。”

沃格爾認爲,想讓農業變得更有前景,政府就要讓農業展示出穩定、可長期發展的一面:“關鍵是要減少繁文縟節和官僚作風,它們會妨礙經營者取得最佳經營成果。”

在政策因素之外,薪資較低也是年輕人放棄農業的重要原因。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報道,1970年時,農業對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度爲3.3%,現在已降至1%。農業在該國經濟中的重要性遠不及法國和波蘭。

德國慕尼黑大學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帕努·普特瓦拉認爲,農業對德國經濟的貢獻小,農業領域的勞動力短缺對經濟的影響也很小。年輕人更傾向於選擇薪水高的職業。

據歐洲新聞臺報道,1月,德國農民的問題已引起公衆注意。農民用拖拉機封鎖了柏林的道路和高速公路,他們高舉寫着“沒有農民,就沒有糧食,就沒有未來”和“農業被毀,糧食只能進口”等內容的標語牌,向政府表達對經濟和農業政策的不滿。

這些農民表示,若政府削減或取消對農業的稅收減免,他們的生計將受到威脅。

農業政治專家馬丁·霍夫斯泰特來自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組織”,他說,德國農民收入中的50%來自政府補貼,但從長遠看,這筆補貼意義不大。“農業需要以更加友好的方式留住人才。”

許多德國青年從來沒有把農業當作職業。“農業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它可能需要我離開城市,去農村地區;它需要很強的韌性和耐心……”一位年輕人告訴“德國之聲”電臺網站。

霍楚爾特說,她會繼續留在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產。她還爲農場制定了“展望未來”的計劃,想喚起年輕一代對農業的記憶,向他們展示,農民的雙手如何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會繼續這麼做。”霍楚爾特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