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物流 工研院民調2030年最可能實現科技場景

工研院今日舉辦「2030技術策略藍圖論壇」,圖中爲工研院長劉文雄,左二爲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圖:王玉樹攝)

工研院針對300位民衆進行「預見2030科技大未來」問券調查,發現大家認爲該年最可能實現的前三名科技場景,分別「無人機物流」、「管家機器人」與「機器人同事」。

工研院今日(24)日舉辦「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論壇」,發表「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架構,邀請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源德臺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產業領袖齊聚一堂,從趨勢商機環境等不同面向切入疫後產業所需要的轉型思維及創新案例分享。

工研院同時分享「預見2030科技大未來」調查,對於未來10年影響人類社會最大議題,民衆選出的首名是「高齡化照護」,其次是「氣候變遷」,以及「傳染病癌症發生率高」。

至於最可能實現科技場景,第一位是「無人機物流」,認爲屆時同區域訂貨靠無人機幾分鐘就能送達,第二是「管家機器人」,可包辦所有家事的機器人成最夯家電。第三場景是「機器人同事」,到時一半以上製造現場有機器人蔘與協作

同理,最有「錢」景,最值得投資的未來科技,則依序投給智慧長照機器人」、「癌症新療法」與「綠色能源節電科技」。

工研院表示,從這次調查,可以看出受訪者對科技的期待,對環境議題亦展出超越以往的期待。然而,對比解決疾病、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相,多數人認爲自駕車、機器人與6G網路時代會比較快來臨。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未來十年新興科技會帶來新的產業機會,產業必須及早洞悉趨勢。工研院做爲臺灣產業科技的先行者,勾勒出2030年的生活情境,聚焦在「智慧生活」、「健康樂活」與「永續環境」三大應用領域,據此探索智慧化致能技術,研擬出「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

政府未來推動的產業重點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是表示,首先是先進的半導體制程製造中心,第二是高科技製造中心,第三是要做綠能發展中心,第四則是車輛電動化,要讓我們的企業能夠升級轉型,面對環境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