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腦買006208、00692…不看盤、不用懂財報、不花時間選股!存5年合計損益率賺56%

臺股示意圖。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50 ETF定期定額存股計劃邁入5週年,不選股、不擇時,每個月就是無腦買進,遇上大漲、大跌從不停扣,從0到450萬元,這段時間經歷了哪些困難和挑戰呢?

時間一轉眼,又到了神聖又重要的一天,這集是年度更新節目,從2019年開頻道就決定的超長期計劃,要來揭曉自身定期定額存股「臺灣50」的成績。

在節目總會說,不論是什麼類型的股民,投資其實可以很簡單,只要貫徹「被動投資」或者說「指數化投資」,長期參與市場利用「全市場型ETF」加「定期定額」持之以恆投入,不用看盤、不用懂財報、不花時間選股,就能賺到貼近市場的報酬。

但臺灣目前還沒有全市場型的ETF,投資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從「類大盤」下手,意思是和加權指數連動度高,漲跌走勢很相似的一類,在分類上屬於市值型ETF。

回顧臺美股歷史,指數長期看是持續上漲,投資人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參與過程,堅持買進持有。

本身知道,也很相信,但有時候說再多都不如身體力行,做就對了!

所以每個月拿自己的錢來做實驗,好快!時間已經過了5年了,結果如何?

定期定額5年成績單

2019年9月6日,扣了第一期定期定額,選擇的標的是富邦臺50(006208)和富邦公司治理(00692);原本是想挑人氣最高的元大臺灣50(0050),只好剛好那陣子朋友推薦開富邦證券有送禮券,結果能定期定額的標的僅限富邦投信發行的ETF(當時)。沒關係反正都是追蹤「臺灣50指數」。

從2019年9月6日一路扣款到2024年8月30日的成績單,經過了將近5年:

2024年現金股利計算

006208跟00692的除息時間很固定在7月和11月,最近這一年經歷了兩次除息:

雖然兩檔ETF殖利率有落差,但不太關心配息多或少,如果能不配就更好,反正就會再投入創造複利,何必提前「賣股停利」;執行定期定額計劃時,現金股利入帳就會選最近的扣款日再投入。

上圖每年統計的績效不滿一年,大概都是11個月多一些。

經過了5個四季變化,發生了許多事...

纔剛開始定期定額不久,見證了疫情衝擊、臺股暴跌、雖然沒有美股4次熔斷誇張,卻也看到8字頭的大盤,投資綠慘了!

不過2020年熊市相當短暫,很快就迎來大反彈,加權指數更打破高懸30年的數字,無論19、20或21年,現今回頭看都是多頭狂歡盛宴,儘管投入的總資金不多,也算躬逢其盛了。

22年受戰爭、升息因素影響熊市來襲,獲利回吐不少,但這很正常肯定不會一帆風順。

23和24年引擎再度點火,大盤的點位紀錄破了又破,損益金額大幅膨脹,沒有人知道極限在哪裡。

2019年9月6日大盤收在10,780點,當時許多人相信,1990年創下的12,682點是無法逾越的高峰,「萬點存股」被視爲高風險的一件事;時間快轉到2024年8月30日,大盤收在22,268點,如果和一起參與了,那應該同樣有着不錯的回報。

不論是006208或00692追蹤的指數和大盤都有着不錯的漲跌連動性,定期定額相近5年的時間裡。

兩檔指數漲幅至少有151%(1.5倍),如果拿出100萬元,資產會成長到破250萬元;若拿出288萬4397元,也是這幾年實驗的總資金那資產可是會成長到超過721萬元,勝過定期定額一大截。

當然數字只存在理論上,ETF實際運作有各種內扣費用,追蹤也必然存在偏離,不可能和指數100%一致。

更重要的原因是,大盤長期趨勢持續上漲,「單筆投資」多數情況下都能贏過「定期定額」;這也是爲何總說,現在就是最好的投資時機,被動投資不擇時,能all in就all in,每經過一個高點一段時間後就成了低點。

看含息的加權報酬指數更清楚,高點和天花板並不存在。

在漫長的投資路上肯定有無數的風浪,一生中勢必遇上幾次金融海嘯的考驗,不過從更長遠的視角觀察,就能明白沒什麼好怕!

定期定額一族不用扼腕,本身跟多數的人一樣,都一樣是領薪水的上班族,所以實驗才選擇每月拿一部分閒錢扣款,這樣更符合多數人投資情境,也可以想成是把每月能投資德資金all in了。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投資觀點與紀錄,並非建議。申購前自行評估風險,並詳閱公開說明書。※

◎本文內容已獲 懶錢包 Lazy Wallet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