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良心的建議:專門給普娃家長

開學了,神獸迴歸的開心勁還沒維持三天,緊隨而來的,就是父母們各種壓力和焦慮。

每年開學後,我總會針對孩子們的各種小問題(也是小D遇到過的問題),給大家支招。今天文末也弄了個小專輯,大家可以針對性地去看看。

但我今天不想談孩子的問題,而是作爲一個普娃小學生媽媽,有一些最良心的建議,想和每個最近被孩子學習弄的焦頭爛額的父母們聊一聊。

下面的話適合普娃,以及父母雙職工家庭。潛心在家雞娃,或者孩子本身就是牛娃的不適用。

01

學習,就是去學不會的

纔剛開學,就有不少自媒體曬新版教材,各種吐槽:教材好難,0基礎根本不行。

導致不少父母,家裡娃幼兒園都還沒上,就紛紛進入焦慮怪圈:真的喏,那麼難,不雞不行啊,不卷不行啊。

我曾經也被捲入過這樣的心理怪圈,尤其是小D剛回國那段時間,真的就是漢字不認識,寫字醜,計算要靠掰手指(對不起,小D,媽媽這麼說你,請你別介意)。

和班裡部分孩子一對比,加上時不時被老師盯着反饋問題,當媽的再一刷到此類帖子,真的唰唰唰就上頭。

而且大數據就是這樣,看的越多,推送越多,我每天都被告知,我女兒這不行,那不行,啥啥都不行。

在那段焦灼的日子裡,真不誇張,只要是宣傳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的東西,都能直打我內心痛點。結果你們猜到了,啪啪啪下單。

我是收貨後纔開始清醒了一些,畢竟自己也做選品這麼多年,也學過早期兒童教育,有一些產品真的突破了我的教育主張的底線了。

你看,人都是這樣,該交的學費一分不會少,幸好我醒悟早。突然就想明白了一件事,這些帖子背後都有個邏輯悖論啊!

孩子去學校學習,那可不就是要去學“不會”的嗎?如果啥都會了,咱們幹嘛還費老大勁送孩子上學啊?那不是學校,那是複習班啊!

我知道,看到這肯定一部分朋友不想往下看了,直接來留言,可是不提前學根本跟不上啊。

咱們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是需要分清心態和行爲的。

看到“別人家孩子”,看到“吐槽貼”,我們先要解決的是自己的心態問題。那麼請記住我的這個故事,作爲暫停鍵。

記住我的第一句話,提醒自己,學習,就是要去學“不會”的,而不是去“複習”。

心態穩住了,再來說行爲。孩子學習這件事,在如今自媒體氾濫的情況下,少做甚至不做,要比“瞎做”重要的多。

02

心態要領先

學習當然是應該管的,但怎麼管纔對?這就是我的第二句話:學會是需要過程的,但心態可以一開始就遙遙領先。

我講句得罪人的大實話:纔剛開學,被短視頻一帶節奏,就立馬替孩子做主了:這麼難,肯定不行;課程少,必須加課!

一方面,這些家長就是最容易被“收割”的韭菜;另一方面,也不是真的爲孩子好,無非就是自己焦慮不安的投射。

當然可以買點練習冊、報個網課或者線下課,在家開小竈,但咱們能不能不要那麼毛毛躁躁,至少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學校教學節奏和老師水平,看看自己孩子真正面臨的學習難題到底是什麼。

急躁的時候做的決定,往往都會忽略教育主體—— 也就是自己的孩子,總容易被“別人家孩子”吸引注意力:他們家孩子就是學了這個考完KET,他們家孩子就是用淺奧打底小學數學的。

他們家孩子,終究是“他們家”的,如果教育都能這麼簡單從A必然推導到B,那可真太省心了。

但真正有用的教育不是看別人怎樣我就怎樣,而是真正觀察好我家孩子是怎麼樣,不是嗎?

任何學習的本質都是需要時間的,這件事大家一定要記住。

哪怕你報班了,哪怕你跟別人家孩子用了一樣的練習冊,提升也是需要時間的。

但有一件事我們是立馬可以教會孩子的,那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暫時”落後。

瞭解小D經歷的都知道,她一直就是個慢孩子,在我做教育博主的9年裡,時不時就會收到這樣的留言,你也沒把孩子教得有多牛啊(最好笑的是,當小D小的時候,這樣的留言是,你也就是個二本生啊。感謝小D現在替她媽媽負重前行了)。

小D一二兩年級時,我也挺焦慮的,感覺別人家孩子一學就會,怎麼換到自己孩子,就是怎麼教也不會呢?

如今她仍然需要面對落後,她會坦然地說,我還在慢慢學,我多花一點時間就會掌握。我想學的東西,我最終都能學會,我很厲害。人生不是比賽。

當她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我這個40歲的大孩子也是被治癒的。而當我再回頭看,當年的算數很慢,當年的寫字醜,當年的讀不懂課文,當年的不會跳繩,我和她的記憶都模糊了。

但是,我和她都記得,面對老師的反饋,當大家都覺得“你很差”的時候,我們是如何彼此鼓勵,如何勇敢繼續不放棄。

成績這件事,我現在是盡力提供支持環境,但不執念;但心態這件事,我選擇一直遙遙領先。

03

成績重要,學習策略更加重要

第三句話是我最近的感悟,特別想和你們分享,也是給自己的警醒。

當我們抓孩子學習的時候,什麼纔是目標?考試成績好是目標嗎?排名進入前三是目標嗎?對我來說不是的。

幫助小D在追求更好成績的過程中,養成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纔是目標,而這就是我的第三句話。

憑心而論,如果遇到好的老師,這件事就會事半功倍。好的老師從來不會只說孩子問題,然後讓家長回家多練,而是會有針對性地告訴家長,哪些能力薄弱了需要加強,這樣家長就能有的放矢地針對提高,然後配合適當練習。

總結一下,要學習策略先行,然後搭配練習。小D的小學生涯,我們很幸運遇到過這樣的老師,當然也有一些老師不是這樣。

那如果遇不到這樣的老師,我們家長就要更有智慧地多做幾步,做個診斷。分享一個我的四步走:

1、記錄老師反饋:一定要寫下來,寫下來可以幫助我們確認自己是否理解了;

2、整理孩子的錯題:如果可以,稍微做個歸類(錯題本怎麼做可以);

3、列出需要提高的專項能力:找專項練習冊(不知道有哪些專項能力的,建議去看看考綱,這個問老師要也可以)

4、肯定不會錯的基本功不能放:語文和英語就是閱讀;數學就是數感和空間能力(這些之前推薦的桌遊,比如、,還能用起來)。

我知道,寫到這裡,又要有不少朋友說了,我只是個普通家長,我真不會啊,孩子都靠家長教,還要學校幹什麼。

這個咱們也講道理,你也可以選擇把孩子全然地交給老師的。但今天咱們討論的是如何緩解自己因爲孩子暫時落後而產生的焦慮。

會焦慮的是我們自己,因爲焦慮瘋狂砸錢的也是我們自己;錢花了孩子一點沒進步不說,還反而讓親子關係更糟糕了(說不定還“厭學”)的還是我們自己,如果不想陷在這樣的困境中,那咱們該做的功課還是需要做一點。

對抗心理焦慮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行動起來,當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孩子學習到底是“什麼樣”,長遠該考慮什麼,眼前該抓緊哪些的時候,我們的焦慮大概率也就沒了。

小D暫時落後的各種問題,我是如何在家幫助她的,大家可以看下方專輯。

希望今天這篇掏心窩的話,可以幫助大家在着急上火的時候,看到心上的暫停鍵。

心態穩住,行動不亂,託得住孩子,這纔是這個時代最寶貴的“拼爹拼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