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限塑面臨跳票 彭啓明:將從源頭想辦法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出席「2024年七海計劃暨高屏實驗國際工作會」致詞。記者葉冠妤/攝影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會議將於月底在韓國釜山展開,公約重點之一是關注塑膠生產減量。環團指出,臺灣限塑政策20多年雖可見部分成效,但一次性塑膠品產量不減反增,明年全面限塑恐註定跳票,遑論2030年可達全面禁用。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坦言,過去在傳統市場、零售商的限塑遇強力挑戰,因此裹足不前,環境部將努力從源頭想辦法,改變國人使用習慣、找出生分解塑膠袋等取代商品。

彭啓明今出席「2024年七海計劃暨高屏實驗國際工作會」,會前受訪被問及臺灣限塑政策,他說,環境部將派員參加11月底舉辦的全球塑膠公約會議,也在關心進行時程,他也坦言,我國的限塑政策有些達標,但很難限制傳統市場、零售的塑膠袋使用,過去歷任署長、環境部部長都想做,但遭受民衆反彈、遇強力挑戰,大家都有很高的誤解,也抱怨不便民,導致裹足不前。

彭啓明說,環境部將持續關注塑膠公約進展,也可能會稍微調整目標,因爲公約雖然在年底談判,但會有時間期限,環境部會特別關注塑膠製造商、使用者能不能改變。

他強調,還是要從源頭想辦法,改變國人的使用習慣、找到生分解塑膠袋等取代商品,很多環保團體願意做,環境部也很想做,會趕快推動,像外送、外食的部分已經有在進行,但最後一哩路還是得仰賴國人的高度共識,雖然多數人有共識,但老一輩的生活習慣很難一夕改變,會努力來做、更有技巧推動。

彭啓明說,塑膠袋現在不用,還有可能含有PFAS(全氟化合物)因素,長期來看一定是禁用,問題是時間點、進行方式。環境部過去推塑膠袋花錢購買做得不錯,但還有最後一哩路,最後一哩路能否用生分解處理還需要再討論,環境部的決心不會變,畢竟臺灣是國際社會一份子,當國際限塑公約,臺灣不能再繼續用那麼多塑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