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300萬培養孩子,他畢業連工作都找不到

文 | 圖圖媽

來源丨微信公衆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今天文章開頭,先跟大家預告下週一的直播。

週一(8月12日)早上8點20,我邀請了清華附中物理教研組的組長蔣老師到直播間,跟媽媽們分享理科學習的乾貨,主題有:

小學如何啓蒙理科?

理科學習的特點和方法

初高中攻破物理難點的方法

感興趣的媽媽記得預約直播

下面是今天的正文。

暑假過半,大家當初給孩子制定的暑假規劃完成得怎麼樣了?

最近刷視頻,看到一個媽媽給孩子的暑期安排。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識字、國學,中文繪本、英文繪本,密密麻麻一直安排到晚上九點半。

媽媽還說,孩子這4周要讀完 500 本中文繪本和 500 本英文繪本,外加識字150個。

她家孩子多大呢?才三歲半。

很多人看着這個安排都覺得不可思議,才三歲半的孩子,家長就這麼捲了。

其實這不是一個個例。我最近就聽過不少家長給孩子的暑期安排。

基本都是一到假期就瘋狂雞娃,想趁着假期彎道超車,搞得孩子放假比上學還忙。

低幼齡的孩子,各種上課外班,興趣班,卷學習,卷特長。 上了初高中就別說了,各類銜接班,天價一對一補課班,家長給孩子報起來從不手軟。

報這些課,不光花費大量時間,還得花不少錢。

我聽說這個暑假有家長給孩子報線下銜接班,數英理化四門課,一個假期就花了三萬多。也有的孩子處在初三高三的關鍵時期,家長專門找的一對一的名師給孩子提點,90分鐘就得5000塊。就這個價格,還得託人聯繫。

甚至有人說,現在中產返貧三件套,又多了一套,就是天價一對一。

一個暑假如此,更不要說在孩子18年的求學生涯中,那些捲起來的家長,又得給孩子投入多少?之前看過一個家長分享常規雞娃的花費:

幼兒園一年差不多就要5-10萬

小學要翻一倍,基本上每年10-20萬

到了中學階段,每年得20-30萬

把孩子供到大學,加起來差不多得三四百萬

要是算上出國,還得再來個三四百萬,如果都加起真不是一個小數目。

給孩子的高投入究竟值不值?

在就業如此艱難的今天,可能很多父母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這樣高配的教育投入,究竟值不值?

前些天,網上有個故事很火,一個2006年出生的海淀女孩,被父母雞了18年,花了得有幾百萬,但最終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這個孩子過去的18年,是這樣“卷”過來的。

1-3歲幼兒園前,英語早教,鋼琴,舞蹈入門

4-6歲幼兒園期間,英語,鋼琴二級,舞蹈,畫畫

7-12歲小學期間,英語KET,PET,FCE卓越,鋼琴九級,葉聖陶杯一等三次,AS一等八次,二等五次,大師銀一次,市三好,紅領巾三星,畫畫比賽一等若干

13-15歲,初中去了中關村某六小強,初中三年週末始終在上課,學數學語文英語物理,中考順利壓線考到人大附中

單看她15歲之前的這些表現,確實很優秀,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按理說,雞到這個程度,相當於半隻腳踏進了清北的大門。 可一上高中,身邊都是一羣學習好的孩子時,她的心態卻崩了。

第一次考試考了全校六百多名後,孩子接受不了自己這麼差,開始厭學擺爛了,成績全年倒數。

家長沒辦法,不敢給孩子太大壓力了,乾脆由她去了。到了高三,孩子總算把自己調整過來了。 家長一看還有戲,立馬各種找老師給孩子補課,試圖把過去兩年落下的課都給補回來,光是補課費就花了小十幾萬。

結果高考一放榜,全家人傻眼了,582分。

孩子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努力了,而且努力了這麼多年。媽媽也不明白,該提供的都給提供了,就考出這麼個成績。對得起這麼多年全家的付出嗎?

關鍵是這種事情還不是個例。 前些天我還看了個事情說,有對父母家裡條件比較一般,但孩子很聰明,成績也不錯。 他們覺得不能浪費兒子的天賦,打算好好培養一番。

高中畢業後,孩子想出國,父母生拼硬湊地準備了三百萬,甚至想過要抵押房子,他們覺得爲了兒子的未來都是值得的。 結果呢,孩子畢業回國後投了不知道多少簡歷,連份工作都找不到。

工資低的他看不上,工資高的又進不去。就這樣陷入了焦灼中,天天躺在家裡唉聲嘆氣。 父母也着急,本以爲把錢投入到孩子身上是最穩妥的選擇,現在大幾百萬就這麼出去了,一點回報都看不到。

這種例子實在太多了,有人還專門給這類孩子起了個名字:爛尾娃。

這個詞,在爲人父母的我們聽起來,似乎格外刺耳。

教育大概率是一場消費

而不是投資

面對高投入、低迴報的現狀,很多父母開始計算起教育投入的性價比。 尤其受就業大環境的影響,關於“教育是一場投資,還是一場消費”的討論也變得越來越熱了。

‍而在我看來,未來的教育可更能是一場消費,而不是一個投資了。

普通家庭,在考慮給孩子做教育投資時,可能也要首先考慮下面這兩點。

1、最好先搞清楚,孩子更適合哪條路?

去看海淀雞娃18年的那個事你會發現,那個孩子一直很優秀, 什麼FCE卓越,葉聖陶杯這些獎她都拿過。這是全家人一直在託舉這個孩子的結果。

但拿過獎,只能證明她有拿這個獎的能力,不代表有拿獎的心態。這個孩子的抗挫力可能並不是很強,她到了高中,發現身邊人都比自己厲害的時候就受不了了。

這不單單是孩子的問題,也跟父母這些年的教育關係很大。 父母從小隻知道雞孩子成績,沒關注過孩子的心態。 結果,孩子沒有一個強者心態,很難在高手如雲的場景裡獲得一個強者的成績。

所以,普通家庭,在給孩子做教育投入前,家長可能還是先有個大致的判斷。 自己的孩子究竟適合走哪條路,在哪方面投入才更容易有結果,回報更高?

2、也要做好很難“回本”的心理準備

當然,教育這件事,也不是投入就有回報。 尤其是學歷上的教育,有時候它就是一場純消費,或者說是開盲盒。

教育成果是否顯著,得結合孩子的天賦、運氣一起看,也得看看孩子適不適合走你雞的這條賽道。

現在網上確實有很多雞娃成功的案例,但那都只是小概率事件,是倖存者偏差。 要是人人都這樣的話,也不會瘋傳了。

要知道,雞娃不成功,它是一個大概率事件。想明白了這點,或許我們就能更加坦然地接受各種好的、不那麼好的結果。

說白了,在這件事上,最需要調整心理預期的,還是家長。

所以啊,這個假期我家沒安排太多學習。最近,我又帶着圖圖和小樹在旅行的路上。

趁着假期,該學學,該玩玩。 孩子未來怎麼樣我不知道,作爲母親的我們先把心態放平了。

大家點擊圖片就可以進入小火花思維課的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