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走錯路了?全世界都陸續放棄新能源車,我國卻要加大力度發展
2023年的時候,全球汽車行業正經歷着一場變革,而變革的震中就在東方,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曾被西方汽車巨頭們輕視,現在卻成爲重塑全球汽車市場的格局。
那些以前自大的行業領先者們,現在卻普遍感到困惑,對自己的判斷,都開始產生質疑。
01
新能源汽車十年,從跟跑到領先
在十年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蹣跚學步,被質疑、被嘲諷,被視爲“騙補”的代名詞,可也是短短的十年,我國卻完成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華麗轉身。
新能源汽車的全球銷量,已突破三千萬輛的大關,市場佔有率超過了百分之三十,妥妥的位於全球領先的地位,數字證明了我怕國相關產業鏈的日益成熟。
過去電控系統、電池和電機這三大技術,一直是我們發展的瓶頸,爲了突破技術壁壘,企業開始了自主研發的艱難歷程。
無數個日夜的努力,又經歷了無數次的試驗和失敗,迎來了今天的成果,現在我國在關鍵技術上已很拿手,還在很多領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以及寧德時代的CTP技術,都已成爲全球車領域裡的典範,我國也不再只是依賴價格優勢,去競爭的“低端產品”市場,而是通過強大的技術創新,贏得了全球的認可。
背後離不開我們政府的強力支持,早在十多年前,我們就把新能源汽車,作爲重點發展的產業,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從建構充電基礎設施,到實施稅收優惠,推進技術研發,到市場推廣策略,一系列措施,確保了行業的健康。
02
西方車企的傲慢與偏見
我們發展好起來,西方的汽車製造商卻表現出迷茫,那些在燃油車時代春風得意的巨頭們,對汽車市場,卻力不從心。
大衆、奔馳等傳統車企,雖嘴上說着要大力發展電動化,但行動上卻猶豫不決,加大對內燃機的研發投入,又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試探地邁出步伐。
西方車企的猶豫,是對發展趨勢的誤判,也是其長期以來形成的“路徑依賴”,和傲慢心態在作祟。
多年來西方車企藉着早期優勢,還有獨有的技術積累,一直主導着全球汽車市場,他們習慣了高利潤的燃油車市場,習慣了“躺贏”的舒適區,對新能源這種“顛覆性創新”,內心充滿了牴觸。
除了“路徑依賴”之外,在他們看來,我國汽車工業起步晚,技術落後,只能生產一些低端產品,根本無法對他們在高端市場的地位構成威脅。
他們忽略了我們飛速的成長和巨大潛力,當他們還在旁觀猶豫時,我們的行業悄然完成了從跟隨到領跑的躍升。
西方車企的傲慢與偏見,讓他們錯失了在領域搶佔先機的寶貴時間,也讓他們逐漸淪爲了我們崛起的背景板。
行業的的興起,讓我們的汽車產業受益,也改變了全球汽車行業的格局,隨着我們能源汽車技術的進步和產業鏈的成熟,國內的汽車廠商開始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把中國製造的新能源車,帶到世界各地。
現在從東南亞到歐洲,非洲到拉丁美洲,我國製造的新能源汽車隨處可見,衆多本土品牌,也逐漸成爲全球消費者的新青睞。
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不只是賣車那麼簡單,還涉及技術、標準和品牌的輸出,我們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動技術標準成爲國際標準,提升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
我們的全球影響力的俱增,引領了汽車行業的風向,也證明了新能源是汽車未來發展的航標,讓西方傳統汽車製造商,只能加快轉型的步伐。
想要賺錢的西方車企,也偷摸的紛紛增加研發投入,密集推出新型號,想要在市場上追趕中國的步伐。
可我們的先發制人的策略,結合強大的產業鏈協同能力,已爲我們打造出一道,難以追趕的屏障。
03
牌桌上的生死局,誰在裸泳
崛起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而是經過多年堅持自主創新,和產業鏈協同發展才取得的成果,未來產業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升核心技術水平,完善產業鏈佈局,會有更加完善的生態體系。
企業會繼續加碼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的研發,解決技術瓶頸問題,提高產品性能和競爭力,也將積極探索氫燃料電池、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儲備技術力量。
產業鏈建設方面,我們也會繼續完善產業鏈,培育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同時加強國際合作,打造開放共贏的產業環境。
汽車行業變革的“賭局”剛剛鋪開,而我國已握緊了一手好牌。
信源:信息來源:觀察者網2024年6月18日,關於大衆強調:不放棄內燃機,未來繼續投資60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