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要度難關 應由國會改革做起

行政院長陳建仁(左)和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在立法院備詢。記者邱德祥/攝影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一日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稱五二○前是「看守內閣」不應推動重大政策。此說法不被行政院長陳建仁接受,陳並反嗆「請問哪一個法律有寫看守政府?」「妳今天是在浪費時間」;內政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排定四日進行「金門撞船案」專案報告,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不滿報告名稱,並擅自更改爲「取締大陸籍快艇事故案」。以上兩事件看似無關,實質上卻都是政府官員不尊重國會的言行表現。

對民進黨政府長期藐視民意,國民黨立院黨團已決定提出國會改革法案,除將推動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常態化,也會納入國會聽證權,並禁止行政官員反質詢;此外,民衆黨也提出相關的國會改革法案。

立法院爲我國最高民意機關,也常是國人高度關注的政治中心,因此地位十分重要。而舉凡涉及行政與立法兩部門的密切互動,都會牽引「憲政體制」與「政黨制度」未來的良窳發展。

然而近年來,我國國會的表現,卻令多數民衆失望。主要原因在於蔡政府掌控下的立法院,不僅立法獨裁,只會通過有利於民進黨的法案,並全力封殺在野黨的提案;尤有甚者,前行政院長更是態度高傲,常出言羞辱在野黨立委,使得整個政府及國會專業形象嚴重受損。

行政權不尊重立法權,國會功能不彰,再加上朝野政黨的長期對立;如此結果,我國朝野政黨當然就無法齊心合作,遑論及時處理國家重大突發事件,例如此次大陸違法越界快艇翻覆的爭議事件,至今不但無法平息,反而愈滾愈大,造成國安的可能危機。

美國知名學者任雪麗(Shelley Rigger)早於二○○四年即指出民主化後的臺灣內部政治,正面臨四大嚴重問題,卻難以有效解決:

一、分裂政府造成行政與立法僵局。

二、政黨間談判與妥協失敗。

三、缺乏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

四、極端的泛政治化與黨派化使政府動彈不得,甚至無法應付國家危機。

雖然任雪麗提出上述觀察論點的時空環境是在民進黨的第一次執政時期,即使後來臺灣再經過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兩次政黨輪替,但前述問題依然並未明顯改善或徹底解決。

五月廿日後,臺灣將呈現「少數總統、少數國會」的新政治局面。在三黨不過半、朝小野大的情勢下,不論是由國民黨或民衆黨所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除不能置身於事外,甚至更應積極參與,方能讓政府的行政效率與國會功能運作順遂併發揮功效。

總而言之,當前國際政治情勢以及美中關係都已大幅改變、不同以往,研判今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後,臺灣面臨的國際挑戰將愈來愈多。爲了保護國家利益與人民福祉,朝野政黨有責任必須共同努力合作,才能度過各種難關;但如何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民的團結實力?當務之急,就應由國會改革方案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