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打擊固廢走私成效顯著
近日,廈門海關在對一批進口再生牛卡紙申報查驗中發現,部分再生牛卡紙存在泡水、髒污、黴變及捲筒卷芯嚴重變形等情況。經鑑定,該批再生牛卡紙中有36卷共計65.57噸爲固體廢物。廈門海關關長朱光耀表示,海關緝私部門第一時間介入此案,及時固定證據並對相關“洋垃圾”進行退運處理。
這是海關總署日前偵辦的5起固體廢物走私典型案件之一。在近日舉辦的“大地女神”和“湄龍”系列國際聯合行動總結會上,海關總署緝私局局長孫志傑表示,中國海關在2024年“大地女神”第十期行動中報送11起固體廢物案件,涉及查證廢皮革、廢塑料、廢紙、廢金屬、電子垃圾等各類固體廢物2808噸。此外,中方還查獲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走私案件52起,涉及各類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約0.26噸。
據介紹,2018年至2024年,中國海關在世界海關組織框架下連續發起打擊固體廢物走私“大地女神”第四期至第十期行動。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這一系列行動充分契合大多數成員的執法合作需求,成爲全球海關生態環境執法合作的公共產品。
近年來,“大地女神”系列行動呈現出持續釋放長效機制作用、持續關注走私趨勢變化、持續加強政策與執法協同、持續推動廢物退運等特點。中國海關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全球監控固體廢物跨境運輸和打擊固體廢物走私執法合作長效機制,推動了國際法框架下政策與執法的協同作用,有效強化了廢物退運的源頭治理。
2021年1月《巴塞爾公約》塑料廢物修正案生效,2022年3月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決定製定《全球塑料公約》。中國與相關國家不斷加強塑料污染治理與循環利用和塑料廢物越境轉移管控的力度,“大地女神”等系列行動從執法層面落實國內國際政策法規,爲執法實踐積累了有效做法。
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國政府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爲此,中國海關持續保持對固體廢物走私嚴打嚴控的高壓態勢,持續開展“藍天”專項行動,深化內外執法聯動,強化退運懲處。“經過中國海關鍥而不捨地打擊治理固體廢物走私,固體廢物走私案件數量和查證數量均呈現良性下降趨勢,我國固體廢物走私態勢整體平穩可控。”孫志傑說。
對於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中國海關採取“零容忍”態度,早在2017年12月31日起就全面禁止國內商業性象牙貿易,中國也由此成爲禁止象牙貿易最爲嚴格的國家之一。通過織牢口岸監管防控網絡,建立打擊瀕危物種走私常態化機制,不斷深化國際執法合作,持續提升綜合治理效能,全國瀕危物種走私案件數量和查獲數量由2019年最高點的467起下降至2023年的172起,查獲象牙走私數量更是從9.2噸降至不足百公斤,呈現良性下降趨勢。
近年來,中國海關通過採取智能審圖、大數據分析、國際情報交換等方法,提升了對國際中轉郵包的查獲率,並通過國際執法合作延伸打擊,與目的地國家或地區執法機關開展合作,全鏈條打擊跨境野生動植物走私犯罪,形成了打擊國際中轉郵包走私國際合作的“深圳模式”。該模式獲2023年聯合國環境署亞洲環境執法獎創新獎類別。
技術賦能提升海關專業查發與打擊效能。今年以來,全國海關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在執法場景中加強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應用,助力執法人員開展風險分析、智慧查緝,通過技術賦能提升固體廢物和瀕危野生動植物走私查發能力。同時,不斷強化綜合治理能力建設,積極推動各級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等促進行業自律,實現對走私購、運、儲、銷各環節的全方位打擊、預防和治理,不斷完善打擊固體廢物和瀕危物種走私的合作機制,共同打擊跨境走私活動。
“中國海關倡導的打擊固體廢物走私和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走私‘責任共擔、共同治理’的合作理念得到各方熱烈響應。”王令浚表示,固體廢物和瀕危物種走私是全球性問題,沒有哪一個國家、地區可以靠一己之力解決,只有來源地、中轉地、目的地國家和地區責任共擔、共同治理,打擊與保護相結合,懲罰與預防相補充,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全球生態治理困境。 (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