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培育“小巨人”企業戰略成效顯著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道 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8月8日報道,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18年將年營業收入在1億元至4億元之間、年淨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5%、至少獲得5項與主要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15項及以上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的企業定義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中國的“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優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十四五”期間培育1萬家“小巨人”企業的目標已經實現。據媒體報道,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
中國的“小巨人”企業遍佈聯合國國際標準行業分類中的所有行業類別,正在成爲供應鏈的關鍵組成部分。
報道稱,政策的落實有目共睹,“小巨人”企業得到了中央和省級政府的雙重激勵。“十四五”期間,中央政府將爲1000餘家“小巨人”企業提供100億元以上的專門資金。
針對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美國和歐盟稱之爲“去風險化”——的做法,官方媒體多次強調,中國的製造業仍然不受全球逆風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小規模轉移的影響,還提醒說企業仍然需要從中國進口中間品。通常而言,這些中間品不是由中國的全球冠軍企業製造的,而是由中國的“小巨人”企業製造的。
報道稱,隨着與美國在科技領域的摩擦加劇以及與歐盟等更多貿易伙伴的貿易戰升級,中國支持“小巨人”企業的戰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正如媒體指出的那樣,一些“小巨人”企業也有助於減少中國在一些細分行業裡的進口需求。例如,廣西晶聯光電材料公司參與了氧化銦錫的大規模生產。這是製作智能手機顯示屏的一項關鍵技術。儘管廣西有着豐富的氧化銦錫,但國內製造商一直在進口這種塗層,其價格遠高於原材料。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的數據,2023年,中國從世界各地進口的氧化銦錫量減少了22%。
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多元化戰略。它既展示了中國的“小巨人”企業在減少對中間材料的進口依賴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自己的“去風險化”戰略。(編譯/塗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