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透析嗎? 臺大醫院一表單分析利弊助醫病共決

「涓滴之愛—Never stop」醫病共享決策機制,幫助病友決定該使用哪種透析模式。圖/臺大醫院提供

透析的發生率由2000年從每百萬人口331人,增加至2019年每百萬人口529人。透析方式分爲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即洗腎)二類。罹病初期,病人常不知如何選擇合適的透析方式,或對於終身洗腎一事感到擔憂。臺大醫院腎臟科主任黃政文、護理督導李慶玟、護理長劉蕙婷建立一套決策共享(SDM)機制,幫助病人評估、選擇透析方式。

臺大醫院將這項決策機制命名爲「涓滴之愛—Never stop」。護理師張簡繡雯說明,當醫師告知必須面臨長期透析,對於病人來說是極大衝擊,包括對生活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身體外觀、功能喪失導致的生理、心理壓力,腎臟科護理師規劃一份表單,協助病人依照個人需求,與醫護共同討論希望選擇何種透析方式,並於其中說明二種透析個優、缺點。

護理師鄭靜宜則說,醫療人員與病人進行決策前,透過充分溝通,尊重病人自身偏好、價值觀及生活型態做出決策,腹膜透析護理師也會教導病人透析技能等衛教資訊,幫助病人儘快適應透析生活,儘早迴歸社會、恢復生活常軌,建立積極且有信心的生活型態。

該份透析評估表單,也回答了病人最常詢問的問題,「我需要透析了嗎?」根據表單記載,患者腎功能剩下15%至20%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症狀,腎功能剩下5%至10%的時候,即可能出現貧血、食慾不振、電解質不平衡、鈣磷異常、身體水腫、血液成酸性等狀況,建議患者要開始思考腎臟的替代療法。

鄭靜宜說,除了透析以外,末期腎病的替代療法包括腎臟移植、安寧緩和治療等選項,若病人家屬五等親內符合捐贈條件,也可進行移植。不過,臨牀上多建議病人先選擇一項透析方式,同時登記腎臟移植,等待大愛捐贈腎臟進行換腎。

臺大醫院腎臟科調查,使用此項醫病決策共享機制後,病人當下做出決策的比率爲68.58%,決策後滿意度爲96.55%,實際開始透析後,對於透析的滿意度則高達100%。

「涓滴之愛—Never stop」:https://youtu.be/ZNeZncnCy1E?si=wCbZXk6xZZa1V9WV

臺大醫院腎臟科建立一套決策共享(SDM)機制,幫助病人評估、選擇透析方式。記者林琮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