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醫院攜手學研界 AI分析病例報告 助醫生精準診斷肺癌

新光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及羣聯電子於12日共同舉行生成式AI合作計劃的啓動儀式,邀請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校長及羣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圖/新光醫院)

新光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及羣聯電子於12日共同舉行生成式AI合作計劃的啓動儀式,邀請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校長及羣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圖/新光醫院)

生成式人工智慧(AI)風潮也吹進醫療!新光醫院和陽明交通大、羣聯電子12日宣佈啓動合作備忘錄,將醫療臨牀端正子影像數據,交由AI分析生成病例報告,未來提供醫生更快更精準的治療,初步運用領域包括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骨盆腔腫瘤分析等。新光醫院董事長吳東進表示,AI技術改變人類生活,三方結盟象徵醫療、學術與科技界深度合作。

新光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及羣聯電子於12日共同舉行生成式AI合作計劃的啓動儀式,邀請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校長及羣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吳東進表示,新光將利用羣聯電子將於年底引進的輝達(NVIDIA)H200GPU,提高AI運算能力與準確度,分析並預測院內7萬筆正子影像檢查(PET)影像;集團的新光保全中控中心應用則將AI技術進行智慧派遣、影像辨識與監控,大臺北瓦斯與新海瓦斯,則可運用AI進行管線建置,整合全臺地下水、電、瓦斯管線圖面與監控。

陽明交大研發副院長吳育德表示,合作團隊初步開發「肺部電腦斷層影響肺結節自動偵測與圈注人工智慧模組」,過去醫師要以肉眼判讀正子影響,但淋巴結範圍大容易闊散,邊界不明顯,醫生判讀要花許多時間,團隊利用新光醫院臨牀病患500多張影像訓練AI,開發出模組,可正確圈注出骨盆腔淋巴結病變,再透過羣聯電子AI「一鍵生成」,產出病例報告,供醫師治療參考。技術預計明年10月前,將取得衛福部食藥署醫材許可證,在新光醫院正式啓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說,生成AI的橫空出世大概三年左右 但在各行各業場域都發生非常大改變,大家共同努力一起跟上新的趨勢,期許未來在新的技術平臺支持下,在研發教育、教學及病人服務更上層樓。

羣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指出,生成式AI是一個趨勢,簡單來說生成式AI是所有的知識快速消化後告訴您,生成AI太新沒有套裝軟體,連NVIDIA工程師都在學習客製化,如果企業可以現今投入,相信2年後具備競爭優勢。

「醫界也在問,AI會不會取代醫生?」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直言,我們結論是不能,尤其是醫生,但是他相信,未來是「懂AI的人,會取代不懂AI的人」。他指出,「歷史上的今天1958年11月12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立的日子」,對人類未來無限可能性開啓了新篇章,這次三方的合作,也體現唯有想像力與合作,才能引領變革,爲全人類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