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玉梅院士:傳染病沒有國界

◎丁思月

近日,“瞰見未來”2023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在線上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分享了以《新時代醫學的新內涵、新目標》爲題的主旨演講。她表示,醫者的新徵途是從單純治病擴大到推進人民健康,從關愛生命、關愛患者擴大到關愛人民生命共同體,擴大到預防,擴大到環境。

發展醫學新內涵

聞玉梅指出,醫學是最具有人文性和社會性的一門自然科學,當前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醫學科學的發展和應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已上升爲如何保障人民健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具有新內涵的學科。在這樣的背景下,她分享了自己的四點思考。

首先,要實施醫學本身的交叉整合。基礎醫學、臨牀醫學、藥學、預防醫學的整合勢在必行,要轉化爲以疾病防治結合爲中心的模式。同時,醫學要加入社會學、倫理學、法學、經濟學、哲學等其他學科的內涵。

其次,要重視並大力支持醫學技術的發展。醫學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更新,比如倫琴發現的X射線,再如PCR核酸擴增技術,這些新技術都推動了醫學科學發展。因此,要支持一些方向性技術的發展,如人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的建立和應用,快速基因測序更精簡更快速,新型疫苗、新型藥物研發的新途徑等。

第三,要培養多元化人才,重新調整學科建設和發展。在醫學方面,今後基礎、臨牀、藥學、預防等都應以疾病羣爲培養方向,如認識腦、保護腦,綜合性地學習腦結構、功能與疾病防治,而非單單治療。同時還要建立一批防治結合的隊伍。

醫學技術方面,可以設立疫苗學。疫苗理論涉及免疫學和細胞生物學等,要把這些學科中朝疫苗方向發展的內容結合起來。不單教授理論,還要教授生產技術,比如怎麼做疫苗的臨牀才能符合國家規定、能獲批上市,都需要“一條龍”式的教學和培養。

最後,婦女兒童的疾病和遺傳性疾病,也需要進行整合性的教學佈局,因爲遺傳性疾病常常和兒童遺傳病學、婦女孕期的保健有關係。

加強國際聯繫

面對突發傳染病,聞玉梅建議設立突發傳染病預警和防治部門,特別要考慮對動物和人源傳染病互作的監測。現在圍繞動物源性的傳染病屬於農業部門,而人源傳染病屬於衛生部門,應設立一個聯合的突發傳染病預警和防控部門。我國每年遷徙的候鳥多達500萬隻,佔全球的20%。有三條候鳥遷徙路線經過我國,危險性很大,要控制野生禽類感染禽流感非常困難。因此建議設立一個聯合的突發傳染病預警和防控部門進行監測。

聞玉梅說,現在新型冠狀病毒已得到比較好的控制,以臨牀治療爲主,針對重病或者伴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今後要重視病毒性傳播。

病毒有很多傳播途徑,且傳播速度非常快,如同複印機複印紙張,一下可以拷貝出幾千、幾萬個。所以對於呼吸道傳播的病毒性疾病,需要特別警惕,要開展綜合性的病毒學、免疫學、流行病學等研究,同時整合臨牀特徵、新技術等,有針對性地對病毒性疾病進行研究。

聞玉梅指出,首先要重視傳染病發熱門診的前哨作用。假如有急性傳染病傳播,首當其衝的不是防疫部門,等疾控中心知道了,“敵人”已經到門口了。今後即使走出了冠狀病毒的傳播困境,我國還要建設並且保持一定數量的前哨醫院,也就是二級醫院。“當年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發現,是上海一家二級醫院觀察到病人的臨牀表現,然後通知了檢測實驗室。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前哨醫院和檢測實驗室並重的案例。”

其次,要加強和國際組織的聯繫。傳染病是沒有國界的,及早地瞭解國際上其他地方的疾病情況,對於應對突發傳染病有好處。所以應該建立一些長期的合作關係,及時瞭解動向。另外,互相聯繫纔有創新,譬如一起提倡新型疫苗、一起研發新型的抗病毒藥品等。

規劃老年醫學

除了面對當前,也要佈局長遠。聞玉梅認爲,要重視老年醫學。

“現在很多醫生都不願意到老年醫學科去工作,認爲這是夕陽科。但其實老年醫學才應該是熱門的一個科。因爲醫老和養老的分工合作不可分割。”聞玉梅說。

現在養老院很多,但很多老人之家、老年院的醫務人員水平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希望一些專科醫生能定期到養老院去查房。如果不能每週都去,就每兩週去一次,在提高養老院裡醫務人員水平的同時,也可以讓醫學佈局更廣一點、更早一點,把“防”做到前面。

聞玉梅說,到2050年,全球60歲以上的人將達到20億,佔總人口的22%,這個趨勢不可逆轉。根據調查,老年人中高血壓患病率最高,接下來是心臟病、骨關節病、腰背疼痛,還有視力障礙、失眠、糖尿病、聽力障礙等。調查還發現,到2060年,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也就是所謂的老年癡呆患者大概有500萬,每年新發病例達30萬。中國這類患者的增長速度是發達國家的3倍。

聞玉梅強調,很多老年病都會有後遺症,大多情況下都需要康復治療,應重視康復學科的發展。此外,可以考慮設立老年疫苗學、老年藥物學、老年免疫學專業,以推動與老年需求相關的學科和企業的發展。

《醫學科學報》 (2023-01-13 第2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