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數學:原來數學也可以這麼美|新知

文博時空/文 文博時空 作者 徐之南

文物攝影|杜廣磊

當我們想到文物,往往會聯想到歷史、文化和藝術,很少有人會將數學與文物聯繫起來。然而,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考古遺址中,隱藏着無數展現着數學之美的寶藏。

爲了形成完美曲尺古人何以設計84度交角?古代農民如何測量土地面積和計算糧食產量?初中課本中的勾股定理從何而來?中國第一艘鋼甲巡洋艦“平遠號”的大功臣竟是擁有49個計數單位的“子玉算盤”?

從精美神秘的幾何圖案到不斷精確的測量手段,從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到紛繁複雜的商業貿易,數學在文物中扮演着不可忽視的角色。我們將從“藝術與幾何”“生活與測量”“科學與技術”“商業與貨幣”四個方面,探索文物中的數學之美。

01.藝術與幾何

1. 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 彩陶盆 中國考古博物館藏

此盆爲寬口折沿,敞口鼓腹,下腹往下陡收,底部爲平底。彩陶盆下半部素面,脣口以下到腰部都以黑彩作畫裝飾,包括三角紋、圓點紋以及弧線三角紋,構成了構圖複雜,變幻莫測的紋飾帶。器表整體紋飾線條優美,各種圖案以一定的規律進行組合,充滿十足的創造性、流動性以及律動感。

此盆爲廟底溝類型典型器物,廟底溝類型以各種精美的彩陶花紋著稱。紋飾多點紋、弧線三角紋,對於線條的運用十分得心應手,三角紋與圓點紋的組合使用,與留白陶地形成多種多樣複雜的圖案,有研究認爲這些圖案是鳥紋的抽象化使用,是對寫實裝飾時期的紋飾進行動態變化之後形成的。花鳥共生紋成爲廟底溝類型彩陶的鮮明特點。

更爲重要的是,彩陶紋樣多展現了一種周而復始的美,揭示出循環往復的規律,展開看非常漂亮。

內蒙古敖漢旗大甸子墓地出土彩繪陶尊紋飾展開示意圖

2. 雙人擡物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 雙人擡物紋彩陶盆 青海省博物館藏

此陶盆爲泥質紅陶,內外均飾黑彩。外側通過簡單的平行帶紋和單鉤紋裝飾,內側繪製四組雙人擡物紋。雙人擡物即兩人相向而立,共同擡起一個圓形的物品,因物品較重,所以兩人都背部彎曲。四組紋飾之間以多條橫豎條紋分割,下面以平行紋裝飾。口沿處則飾以三角紋和斜線條紋。

此器外表打磨光滑,內容十分豐富,尤其是盆內的四組雙人擡物紋,雖然只由簡單的線條和圓形組成,卻精巧的掌握了人身體的比例與彎腰擡物時的體態特徵。通過線條的彎曲弧度,形象生動地勾畫了遠古先民的形象。關於雙人擡物圖像的真實含義,有學者認爲是在共同勞作,搬運東西,也有學者認爲反映的是更爲重要的“多人共同祭祀”的場景。

3. 彩陶旋渦菱形幾何紋雙系壺

新石器時代 彩陶旋渦菱形幾何紋雙系壺 故宮博物院藏

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陶壺。器表以紅、黑兩種色彩描繪紋飾,口沿內側以黑彩繪弧形紋;頸部以黑彩繪連弧紋;肩、腹部以紅、黑兩彩繪四組漩渦紋,漩渦紋裡面又繪製了菱形幾何紋;肩部粗絃線及漩渦連線,邊緣飾細密的鋸齒紋。

漩渦紋起源較早,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先民將其發展到了另一個變幻莫測,獨具風采的階段。一般認爲它起源於自然界的水渦,常用多個旋渦組成整體紋樣,連接起來宛若河流一樣流暢生動,富有動感,引人注目,令人深思。

4. 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

夏朝 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 甘肅省博物館藏

齊家文化時期彩陶罐,材質爲夾砂橙黃陶,罐爲侈口雙耳,通體施彩作裝飾。自上而下,自內而外均有紋飾,先是在口沿內外各繪製了一圈倒三角網紋,雙耳處繪製的是折帶紋。整個罐身最大面積的裝飾便是其腹部的三角紋飾的組合,自頸部至底部,以紫紅彩兩面分層繪複道三角紋,各層之間用平行線分隔,腹兩側繪菱形網紋。

此罐通體圖案皆由平行線組成,通過傾斜程度不同的多條平行線的組合,最終形成的是正倒相向的複道三角紋,是齊家文化的一種常見紋飾,齊家文化是甘肅地區在邁入青銅時代所形成的文化類型。這種紋飾雖繁縟但不雜亂,複雜中亦有簡練的紋路,似樹木的紋樣,裝飾感十足,也有研究根據其他遺址中出土的複道三角紋的草編器推測,這種紋飾的靈感便是草編器。

5. 垂幛紋雙耳銅方彝

西周 垂幛紋雙耳銅方彝 沂源博物館藏

器身爲子口,口部微收,方脣;腹部偏方,中下部略外鼓,肩部兩側各置一半環形耳,平底,長方形圈足,微外撇。器身四角均有兩矮扉棱。頸部四面各有變體夔龍紋一對。腹部四壁中心均飾半月形垂幛紋,其間填以弧狀凸棱紋,兩側飾葉脈狀幾何紋,圈足四面飾“之”字形幾何紋。蓋爲母口,盝頂,頂上爲圓形捉紐。蓋四角各有一矮扉棱,蓋的四面及頂部均飾有半月形垂幛紋。紋樣繁飾精美,此類銅方彝在西周青銅器中並不多見。

6. 錯金銀幾何雲紋銅壺

戰國 錯金銀幾何雲紋銅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是一件精心設計的盛酒器,它將金銀兩種金屬的色差巧妙地運用在裝飾上,將複雜的構圖與色調的平衡完美融合,展現了戰國時期青銅工藝的高超水平。其表面裝飾着金銀錯幾何雲紋,這種紋飾不同於傳統的青銅器雲紋,它在保持幾何圖案嚴謹規則的同時,還追求着變化與多樣性。這種獨特的設計風格賦予了器物節奏感和律動美,使之看起來更加清新活潑。這種幾何圖案的創新,是戰國秦漢時期金銀錯工藝的一大藝術成就。

7. 錯金銀銅虎噬鹿屏座

戰國 錯金銀銅虎噬鹿屏座 河北博物院藏

該器是戰國中山國最鼎盛時期的國王墓葬中出土的一件稀世珍寶,從氣勢上可見當時中山國的強盛。這件器座的主體是一隻兇猛的老虎,它雙目炯炯有神,兩耳豎直,正在吞食一隻柔弱的小鹿。小鹿在虎口中奮力掙扎,短尾上翹,但始終無法掙脫,顯得異常悽然。老虎的後肢用力蹬地,前軀下踞,整個身體呈現出優雅的弧形。它的右前爪因抓住小鹿而懸空,而整個器座的平衡則巧妙地藉助了鹿腿來支撐。整個器物的構思既巧妙又自然,展現了極高的藝術水準。

老虎和小鹿的皮毛斑紋都是用金銀精心鑲錯而成,使得它們的形象生動逼真,彷彿就在眼前。在老虎的項部和臀部,各有一個長方形銎,銎的兩側裝飾着山羊的頭面,山羊的嘴巴正好與銎口相吻合。這兩個銎口的直線相交,形成了84度的交角,接近直角,如果安上屏扇,就會形成一個完美的曲尺形。

小帳及屏風復原示意圖

8. 七牛虎耳青銅貯貝器

西漢 七牛虎耳青銅貯貝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貯貝器是一種滇國特有的青銅器,主要用來盛裝貨幣——貝殼。這是一件造型獨特的虎耳束腰筒形貯貝器,它的器蓋直徑與器身底徑大致相等,設計精巧,使得器蓋與器身能夠緊密扣合,無一絲縫隙。器蓋上,一個精緻的小銅鼓作爲蓋鈕,其上站立着一頭雄壯的牛,另外六頭牛則環繞在器蓋邊緣,首尾相接,從上方俯瞰,六頭牛的牛身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六邊形。銅鼓之上的那頭牛將這個六邊形巧妙地劃分爲兩個等腰梯形,這樣的設計充滿了幾何的美感。器身的三隻獸爪型矮足,更加增添了其穩重之感。

器身最細的腰線兩側,各焊鑄了一隻猛虎,作爲器耳。這兩隻猛虎均朝上,張開了虎口,彷彿在咆哮。其中一隻虎的尾巴向下伸展,輕輕貼靠在器身靠下的器壁上,而另一隻虎的尾巴則向身體內捲縮,尾尖輕觸器身中部略下的器壁。虎耳的流線型設計與束腰筒形器身的簡約風格形成了互補,更顯和諧。

02.生活與測量

9. 商鞅方升

戰國 商鞅方升 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時期,各國度量衡的標準不一,給工商業發展帶來很大不便。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一。爲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商鞅製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國統一施行。

“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爲升”。從“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規定的1標準尺約合今0.23公尺,1標準升約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銘文可知,當時統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嚴肅認真的。商鞅還統一了鬥、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國人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違犯。

10. 玉大帶

五代 玉大帶 四川博物院藏

玉大帶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王建墓,王建是五代時前蜀國的開國皇帝。王建墓是中國首次科學考古發掘的古代帝王陵墓,同時也是迄今爲止發掘的歷史年代最早的古代帝王陵墓,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堪稱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大傑作。

其墓出土的玉大帶是我國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皇帝用過的腰帶,是兼具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國寶級文物。此帶由七方銙(kuǎ)、一方䤩(chá)尾、兩節革帶(後配)和一對銀扣組成,䤩尾背面所刻銘文記載了玉大帶火中倖存的故事。據說有一次王建的寢宮着火,大火過後,樓體變成一堆瓦礫,珍寶化爲灰燼。但是這塊玉石卻依然嶄新如故。王建認爲這塊玉是吉兆,於是命工匠將玉石製作成一條玉帶。

玉帶記載了鉈尾和玉銙的尺寸,爲研究唐五代的度量及帶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佐證。玉板上所刻龍紋身軀蜷曲,頗具動感,龍的神態刻畫細緻,極具威嚴,是五代時期玉雕的精品。

11. 日晷

明 日晷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定時刻的計時器,“晷”字,古意是太陽的影子。故宮所設日晷象徵皇帝一統授時之意,分設在午門、太和殿、乾清宮、坤定宮、養心殿、慈寧宮、皇極殿、養性殿、頤和軒等處,日晷均爲赤道式日晷。用於宮殿前亦有皇權的象徵,一般與嘉量並列於左右,象徵天地一統,江山永固。

“日晷”是利用地球自轉並繞太陽公轉的原理製成的。日晷有根鐵製的指針,裝在晷盤的中心處,指針的上端指向北極,下端指南極。在盤上,以晷針與盤的交點爲中心,均勻地劃分出二十四條時刻線(線的間隔爲15度),則晷盤相當於赤道面,二十四條時刻線相當於一天的二十四小時。晷盤上、下兩面都刻有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每字分爲八刻,前四刻爲初,後四刻爲正,每刻相當於15分鐘。如太陽正午時,指針的投影正落在午初和午正分界的刻度上,即正午(中午12點鐘)。晷盤上的指針投影,上面的由早到晚是向左轉,下面的投影則向右轉。每年春分後即春夏兩季看晷盤上面字,秋分後即秋冬季看晷盤下面字。

12. 西漢水鍾

青銅刻漏

青銅溫鼎

青銅鏡晷

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滴水計時工具——水鍾。這座龐大的水鍾,有計時、報時和校時三個功能,主要部件包括:青銅刻漏、青銅懸壺、青銅提樑尊、青銅鏡晷、青銅釜、青銅溫鼎、青銅錞於等。其規模之大,構件之多,設計之巧,裝飾之美,都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罕見的。

水鍾在中國又叫做“刻漏”“漏壺”。根據等時性原理滴水計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特殊容器記錄把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另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裝滿(受水型)。中國的水鍾,最先是泄水型,後來泄水型與受水型同時並用或兩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裝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壺逐漸流行,甚至到處使用。

“刻漏”,俗稱滴漏,也稱“漏壺”“漏刻”。它的計時精度可以達到一刻甚至半刻。古時一日分爲十二個時辰,亦分爲100刻,一刻就相當於現在的十四分鐘左右。這個刻漏屬於泄水型的,即在壺裡灌滿水後,下面的水嘴開始緩慢向外滴水,而壺內有一把如同尺子一樣的漏劍,也叫漏尺,上面有刻度,底下有浮子。隨着水的流失,浮子帶動漏劍逐漸下沉。人們依據下沉的刻度直觀地測出準確的時間。這個刻漏在整個“水鍾”裡是“校時器”,可以起到校正滴水速度的作用。

03.科學與技術

13. 《授時歷》

元 授時歷

《授時歷》是在至元十八年(1281)開始使用的元朝曆法,沿用400多年,是我國古代流行時間最長的一部曆法,也是我國古代最卓越的一部曆法。在許衡領導下,由郭守敬、王恂等人,在科學觀測的基礎上,參考歷代曆法編訂的。取《尚書》“敬授民時”之意,訂名爲《授時歷》。

《授時歷》是我國古代創制的最精密的歷法,用郭守敬自己的話說,《授時歷》“考正者七事”“創法者五事”。

考正者七事,一是精確地測定了至公元1280年的冬至時刻。二是給出了迴歸年長度及歲差常數,即第一年冬至到第二年冬至的時間爲365日24刻25分。三是測定了冬至日太陽的位置,認爲太陽在冬至點速度最高,在夏至點速度最低。四是測定了月亮在近地點時刻。五是測定了冬至前月亮過升交點的時刻。六是測定了二十八宿距星的度數。七是測定了二十四節氣時元大都日出日沒時刻及晝夜時間長短。

創法五事,一是求出了太陽在黃赤道上的運行速度。二是求出了月球每日繞地球運行的速度。三是從太陽的黃道經度推算出赤道經度。四是從太陽的黃道經度推算赤道緯度。五是求月道和赤道交點的位置。

《授時歷》採用的天文數據是相當精確的。如郭守敬等重新測定的黃赤交角爲古度23.9030度,約摺合今度23.3334度,與理論推算值的誤差僅爲1分36秒。

14. 秦簡《數》

秦 秦簡《數》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藏

秦朝官吏,爲了進行分配土地和收取租稅的工作,必須懂得土地面積的測量和計算方法。秦簡《數》作爲秦朝官員學習這些數學知識的教材,並不是當時的最高數學成就,這足以說明中國早期數學水平比我們原本想象的要高得多。“利用水作爲體積換算、割補術算圓面積、棱錐與棱臺的體積計算公式、化除爲乘,分次平方運算……”這些數學知識囊括了代數學、幾何學、概率論等細分領域。

最先顛覆我們常識的是勾股定理。約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的《周髀算經》,記載西周初年數學家商高在回答周公的問題時說:“故折矩,以爲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數之所生也。”由此出現了勾股定理。回看秦簡《數》中有一例算題“圓材薶地”,也呈現了勾股定理,並且比《周髀算經》早一兩百年。

15. 《周髀算經》

西漢 《周髀算經》清初影宋抄本版本 遼寧省圖書館藏

《周髀算經》約成書於公元前2世紀,原名《周髀》,唐初規定它爲國子監明算科教材之一。其書以數學成果“勾股定理”和古代中國的宇宙構成理論“蓋天說”聞名天下。歷代多位數學家都曾爲此書作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數學家李淳風等人所作的注。

《周髀算經》採用最簡便可行的方法確定天文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囊括四季更替,氣候變化,包含南北有極,晝夜相推的道理。給後來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比如,《周髀算經》中介紹的測量術和內插法。測量術是一種測量土地面積和計算糧食產量的方法,而內插法則是通過已知的數值推算未知數值的方法。這些方法在古代中國的農業生產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自此以後歷代數學家無不以《周髀算經》爲參考,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

04.商業與貨幣

16. “安邑一釿”銅橋足布

戰國魏 “安邑一釿”銅橋足布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通長5.5釐米,重13.65克。戰國早期魏國鑄幣。面文“安邑一釿”,安邑,地名,今山西夏縣西北,是戰國初年魏國都城所在,《史記》 魏世家及秦本紀都有所載。

“釿”是爲古代金屬重量名,亦是貨幣單位。中國戰國時期東方各國多以“釿”爲單位,直到秦統一六國後,統一衡制時被廢除。橋足布多爲三等制,此安邑橋足布就有半釿、一釿、二釿三種標度,其幣值、大小、重量依次遞增,在商品交易過程中,更便於流通使用,是先秦貨幣制度上的一大進步。

17. “齊返邦大刀”銅刀幣

戰國齊 “齊返邦大刀”銅刀幣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在蕩劇變的五百餘年中,齊國兩次成爲霸主是有其雄厚的經濟基礎的。爲滿足經濟發展需求,齊國鑄造、發行了多種貨幣,可大致分爲實物貨幣、金屬稱量貨幣、貝幣、刀幣與圜錢五大類,共同構成了齊國獨具特色的貨幣體系。

此件齊返邦大刀銅錢是戰國中晚期齊國鑄幣,曾爲清代著名收藏家陳介祺收藏,收錄於李佐賢所著《古泉匯》。這種六字銘文的刀幣俗稱六字刀,背部刀身與刀 柄外緣一體相連,與早期齊刀刀身脊背與刀柄的外緣斷於相交處有別,面文,曾有多種釋讀,尤其第二個字有 “通”“徙”“途”“進”“建”“造”等諸多解釋,今多數學者認同釋“返”,齊返邦含收復失地之意,由此推斷刀幣銘文記錄的是燕國滅齊,平安君田單幫助齊襄王復國的歷史事件,刀幣也被視爲目前所知最早的紀念幣。此錢開紀念幣之先河,豐富了我國的貨幣文化,對後世錢幣的發展演變產生了重要影響。

18. 金代聖旨回易交鈔銅鈔板

金 聖旨回易交鈔銅鈔板 中國錢幣博物館藏

金代“聖旨回易交鈔”銅鈔版(殘),重2356.5克,殘長143毫米,寬161.5毫米,是世界上最早的鈔板。這塊鈔版所印紙幣是與白銀兌換的,鈔版上的面額爲“銀壹兩”,在“銀壹兩”兩側用九疊篆對稱書寫“僞造者斬,賞銀伍錠”。

金代發行紙幣早於銅錢鑄造,紙幣與銅錢一起流通,先後發行過交鈔、貞祐寶券、貞祐通寶等多種紙幣。金代紙幣最初以七年爲界,到期換領新鈔。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取消分界,發行的紙幣無限期流通,在中國紙幣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金取消紙幣分界六十年之後,南宋會子纔開始無限期流通。

19. 象牙算籌

春秋 象牙算籌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象牙算籌1983年出土於陝西旬陽縣漢代墓葬中,一共出土28枚,長13.5釐米,直徑0.4釐米,兩端齊整、通體磨光、長短相等、粗細均勻。由於是象牙質地,呈乳白色,因骨質文物脫水快,容易變形和開裂,文保人員把它們封護於有機玻璃保護盒中,以保持適宜的溼度。

算籌的使用時間較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文獻記載,使用已相當普遍。用“算籌”進行計算稱作“籌算”,這是中國古代算盤出現之前的計算工具,算式有橫式和縱式兩種。橫着的一根代表一,豎起的一根代表五,遇“0”則空,嚴格遵從十進位制。中國古代十進位制的算籌記數法在世界數學史上是一個偉大的發明。

20. 子玉算盤

清 子玉算盤 江蘇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館藏

此子玉算盤,是49檔算盤,長80釐米,寬20.2釐米,厚2.5釐米。紅木質地,通體黝黑,呈現溫潤的光澤,而且木質堅硬沉手。算盤上刻有“子玉學歷記福海春長署齋”和“子玉學歷記福海春長之署”的款識。這是目前爲止所發現的,唯一完整標有古代計數單位及進制方法的算盤,也是唯一在樑上設四顆算珠的算盤。

算盤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它萌於商周,始於秦漢,成於唐宋,盛於元明。明代中後期取代算籌成爲我國主要計算工具,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子玉算盤”是周懋琦爲解決造艦過程中一般算盤無法滿足“平遠號”設計中遇到的大量繁複、艱深的設計計算問題而特地設計、製造的算盤,後以周懋琦的號“子玉”命名。其樑和邊框上標有49個大小不同的計數單位,以及“小數和、中數、大數”進制方法,這也是子玉款算盤的文物價值和研究價值所在。但這些計數單位和進制方法如今極少見到。

自右向左依次標有“太極”至“周復”共49個計數單位:

太極、太初、太始、太素、淨、清、空、虛、六德、剎那、瞬息、彈指、須臾、逡巡、模糊、漠、渺、埃、塵、沙、纖、微、忽、絲、毫、釐、分、壹、十、百、千、萬、億、兆、京、陔、秭、壤、溝、澗、正、載、極、恆河沙、阿僧祗、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數、周復。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洋務運動興起,近代中國第一座海軍船廠——福州船政局成立,周懋琦奉命擔任船政提調,和留學歸來的技術人員一起設計了中國第一艘鋼甲巡洋艦“平遠號”。算盤的樑和邊框上刻有非常詳盡的計量單位、進位關係和計算方法,極爲罕見,具有極高的數學研究價值。

圖片 | 杜廣磊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