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新時代,靠什麼“出圈”?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喬文姝】年味國潮燈會、民俗非遺市集、惠民新春演出……春節期間,國內各地的文化旅遊活動紛紛亮相,不僅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更推動了消費文化的熱潮。近年來,文化與旅遊結合已成爲創新融合的重要方向。如今的文旅融合還有哪些創新點?又面臨哪些挑戰?近日,《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多家文旅機構負責人,探討文旅融合中的新形態、新渠道、新夥伴。

不少文化機構與地方政府都在探索文旅融合的新產品。據中國國家話劇院數字演藝中心負責人蘇子航介紹,去年,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走進了山東濟寧曲阜尼山聖境,爲當地遊客帶來了“邊玩、邊學、邊逛、邊看”的文旅新體驗。蘇子航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遠非兩者簡單的疊加,而是與各個合作方建立的一種共生共融、共建共享的良好狀態。”

“打造文化名片已經成爲許多地方文旅近些年的需求。”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北京東方新大陸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音樂劇《將進酒》製作人鄒一鳴表示,2022年以來,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與地方文旅合作推出不少融合地方文化元素的舞臺作品。最近的音樂劇《將進酒》是與李白故里——四川綿陽江油合作打造的,同時他們還與景德鎮合作推出舞劇《唯我青白》,與黃岡合作推出音樂劇《大江東去》等作品。

“優質的文化產品具有雙向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北京西城區文旅局副局長孫麗莉說,“如何在文旅融合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是破題的關鍵。”去年,北京西城的宣南文化博物館推出全國首部沉浸式導覽劇《宣南往士》,以戲劇體驗的形式呈現博物館展覽內容,讓觀衆身臨其境參與到公車上書、戊戌變法和宣南報業等歷史事件中。而在金石博物館,觀衆甚至可以和演員一起扮上古裝,參與非遺相關的沉浸式戲劇。孫麗莉認爲,這種參觀模式爲遊客帶來了充分的參與感,也是一種文物活化利用的新典範。

除了打造地方文化名片和傳統文化活化之外,其他新形態的文化傳播方式也具有借鑑意義。在中國美術館的展廳裡,擺放着一批特殊的“愛心坐墊”。這些坐墊圖案的設計提取了齊白石、吳冠中等藝術大師的作品元素,可供在展廳臨摹學習畫作的孩子們免費借用。這一貼心舉措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工作的一個生動案例。中國美術館推广部主任程陽陽表示,爲了讓更多藏品與觀衆見面,除了開展線上展覽與VR全景展廳外,中國美術館還推出了名人講解節目,邀請海霞、黃渤等知名人士講解經典美術作品。

國家京劇院面臨着如何持續賦予京劇文化新活力的文旅課題。去年,國家京劇院人民劇場文化街區重張,成爲又一京劇文化“打卡點”的同時,也帶動了區域內的文旅融合。據國家京劇院宣傳和推廣中心副主任鮑婧介紹,國家京劇院還連續3年舉辦“龍鳳呈祥”線上演播活動,觀衆可與家人一起在“雲包廂”雲看戲,也可通過“雲打賞”等功能爲演員“雲助陣”。超高清京劇表演全場景播放以及9.9元的票價,使國粹文化有了更多破圈的可能。鮑婧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觀衆在觀看線上演出後,很多都被吸引到線下劇場來體驗。因此促成了流量的轉化,也吸引了年輕觀衆新羣體。這種新型業態的產生,既是線上活動對線下傳播的推動,也是線下文化傳統的創新延續。”

對於如今文旅融合面臨的難點與挑戰,孫麗莉認爲,打造爆款產品非常難,如何在豐富的文化資源中找到切入口是問題核心。“在這個過程中,其實需要我們顛覆一些原有的認知。同時,資源整合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1+1>2形成合力。”

鮑婧表示,對於京劇來說,新觀衆羣體的開拓是一個難題,在這方面國家院團還應該繼續在戲劇普及上下功夫。她舉了一個例子,在此前的京劇小劇場羣英會中,有個5歲的小朋友看得挺開心,這是一個出乎意料的驚喜。要想吸引更多人走進京劇劇院,就需要更多的推廣活動與惠民的票價。

如今,公衆對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的要求越來越高,程陽陽認爲,如何讓這些“典藏活化”產生最大化的傳播影響,對美術館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此外,文旅融合還面臨如何做好跨界的課題,這也是網絡時代的必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