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泉州中山路:融合多元文化 守護煙火生活
(原標題:文化中國行|泉州中山路:融合多元文化 守護煙火生活)
海報設計:潘紅宇
新華社福州1月9日電(記者周義)“大上海理髮廳”“羅克照相館”……這些“古早”的招牌,在福建泉州的中山路上隨處可見。踩着古老的石板路,邂逅明豔的“胭脂磚”,穿行在騎樓古厝間,彷彿不經意就能觸碰到歷史。
中山路貫穿泉州古城南北,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商業街之一,其建築風格體現了泉州這座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
文化中國行|泉州中山路:融合多元文化 守護煙火生活(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中山路騎樓建築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很多南洋華僑回鄉,修建的騎樓建築帶有五腳基等南洋建築符號,又有紅磚、窗花等閩南傳統民居特色,是中西合璧的建築典範。閩南多雨,夏季炎熱,騎樓作爲一種外廊式建築物,既美觀又實用。
歷經百年風雨,中山路上的建築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落後、消防隱患多等問題日益凸顯,一次搶救性的“大手術”讓老街再次煥發容光。“2018年泉州啓動了中山路保護提升工程,從建築風貌、景觀交通、市政基礎設施以及夜景照明四大方面進行綜合整治修復提升。爲了修舊如舊,採用了傳統閩南建築的10多項古老技藝。”泉州市古城保護髮展指揮部建設組副組長王順福介紹。
泉州中山路。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走在中山路的古街巷陌,擡頭不時能看見屋檐下整齊排列着造型精美的“滴水獸”,它們就是修復保護的受益者。“閩南騎樓式建築的排水孔被稱爲‘滴水獸’,會被做成花鳥魚蟲各種造型,有時修復一個,就要伏案或趴在牆上‘繡花’一整天。”泉州市傳統建築名匠楊建宗說。
泉州中山路上的金魚造型“滴水獸”。新華社發
得益於這種“匠心”,鐘樓、慈濟宮、泮宮、宋市舶司遺址等歷史遺蹟以及那些鑲嵌於騎樓牆上的老式商鋪匾額得以重現昔日光彩。
“既能喚起老泉州人的回憶,又能讓年輕人更懂中山路。”看着“新生”的街巷,從小生活在這裡的陳光厚很是感慨。
在泉州中山路,遊客觀看變臉表演。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中山路在保護中求發展,在傳承中謀創新,如今已成爲集文化體驗、休閒購物、藝術欣賞於一體的多元空間。南音彈唱、提線木偶、變臉、蟳埔女簪花圍等非遺文化散發着古城特有的魅力;源和堂、水門國仔、秉正堂等傳統老字號店鋪裡,新老泉州人細品閩南風味,回味記憶;僑批館、蔡國強藝術館、175號藝術空間等一批文化藝術新地標正對外展示着泉州的活力……
當夜色緩緩掩映泉州古城,燈火漸次亮起,帶着歷史溫度的暖黃與都市的霓虹在中山路開始交織。“中山路以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歡迎着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共同見證並參與着老街的新生。”來自上海的吳妤說,自己期待着與它的下一次邂逅,繼續傾聽它的故事、感受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