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論壇登場 傅朝卿:文化遺產不可能堅持穿古裝

2024年臺灣文化遺產國際論壇25日登場,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傅朝卿在專題演講中指出,新與舊的結合已是21世紀文化遺產的主流。圖/文化部提供

「我們必須在文化遺產看到當代與未來,不是隻有看到懷舊與過去。」2024年臺灣文化遺產國際論壇25日登場,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在專題演講中指出,新與舊的結合已是21世紀文化遺產的主流,「不管你有多麼念舊,你不可能堅持穿古裝而排斥新衣」。文資法已實施40年,臺灣應該也願意與國際接軌邁向世界。

論壇共計兩天,結合臺灣文化資產場域案例,邀集來自美國、澳洲、日本、韓國及加拿大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6位國際專家,與國內推動文化資產保存的政府機關、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對話交流。

傅朝卿以「從再利用到遺產轉譯與詮釋:臺灣文化遺產保存發展中的關鍵改變」爲主題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21世紀文化遺產中新與舊的結合早已成爲主流,這種空間美學可以讓訪客產生愉悅與驚喜。人們已經體認到盲目的回到過去並非是文化遺產保存維護的最終目的,如何面對未來的挑戰、將文化遺產引領至一個永續的未來更爲重要。

他表示,「超越傳統」且已普及化的可適性再利用之遺產轉譯,已被視爲21世紀文化資產新策略。「修復」只是文化保存的手段之一,並非最終的目標,如何在現代重新詮釋文化遺產,是文化保存更重要的目標。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自己較爲熟悉文學、出版、電影、戲劇、表演藝術等產業,但在他的施政重點中,特別將文化資產列爲12項沃土計劃的重要項目,表達臺灣對於文化資產議題的重視。文資局局長陳濟民表示,臺灣擁有豐厚的文化資產,但因國際情勢至今無法正式申請列名世界遺產。文資局近年透過國際論壇及與國際組織的連結,借重國際的經驗,持續加強臺灣文化遺產的內涵、整備及人才培育等各項工作,期盼有一天,當臺灣取得申請世遺的入門磚時,能以最完備的狀態提出。

「2024年臺灣文化遺產國際論壇」5大專題涵蓋文化資產保存的不同面向。「文化景觀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以潛力點「阿里山森林鐵路」爲例,邀請ICOMOS文化景觀科學委員會主席Elisabeth Brabec與相關機關和學者專家整體思考文資保存的串聯與推動工作。「軍事遺產的解構與建構」透過金門及馬祖戰地遺產轉譯與再生的案例,與ICOFORT主席Doo-Won Cho交流軍事遺產的保存活化策略。

●「2024年臺灣文化遺產國際論壇」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方臉書、論壇官網同步直播,歡迎全國民衆親臨現場參與或線上收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c.boch;活動官網:https://www.easymap.tw/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