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需活在當下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內在要求,也是建設文化強國和旅遊強國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和旅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文旅市場持續繁榮。“十三五”期間,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4.14%上升到4.43%。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超過10%,全國A級旅遊景區帶動綜合就業超過1000萬人。2024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49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國內出遊人次27.25億,同比增長14.3%,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0%。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業態不斷涌現,上海CityWalk、貴州“村BA”“村超”、麗水“村晚”等輪番出圈。文旅產業成爲經濟增長新動力、新引擎。
我國文旅資源豐富,世界遺產總數59項,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如何用好文化資源賦能旅遊發展,讓文化遺產活在當下仍是文旅融合亟需解決的問題。具體而言,存在文化重保護與旅遊重開發的理念衝突,以及文化的旅遊表達困難。
推動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與相融性利用是解決文旅融合中保護和開發理念衝突的重要途徑。文化遺產是生態、生產、生活空間的疊加體,需要對自然環境、歷史遺蹟、社區發展進行整體性保護,避免因單純對文化遺產的修繕與保護,忽略了周邊環境的重要作用,致使衆多文化遺產喪失了原有“棲息地”。
同時,在開發利用時要注重相融性,既要保證其自身結構和內容的完整,也要顧及遺產本體和所在環境的主輔相宜、空間共生。保留歷史文脈,避免遺產再利用的過度商業化。近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北京中軸線”,注重對傳統格局、空間肌理、歷史風貌、文化生態、景觀環境整體性保護,強化展示闡釋的整體性,突出遺產構成要素展示的個性,積極探索活化利用手段,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
把文化注入旅遊產品,打造消費場景是優化文化旅遊表達的重要手段。先有場景後有消費成爲當代文旅消費趨勢。場景的打造能夠促進厚重的文化與歷史以時尚方式呈現,加速文化市場價值的實現和旅遊場景的迭代,培育和壯大消費新增長點。
一方面,將非遺融入消費場景。非遺已逐漸從一種文化演變成爲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與現代社會相融並獲得市場認可。貴州注重對苗繡、苗族蠟染技藝、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等國家級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實施苗繡保護傳承、經營主體提升、產業園區建設等“六大工程”,開發設計一批高質量文創產品,推動非遺在旅遊消費中活起來。
另一方面,藉助數字化手段打造消費場景。以創意爲主導,依託虛擬現實、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術,構建沉浸式消費體驗場景。廣西培育“文旅+科技”融合示範品牌,加快旅遊資源和特色文化的數字化轉化、開發,推動景區、文化體驗中心、非遺工坊等遊覽場所開展線上數字化產品體驗,拓展了消費空間。
未來,文旅深度融合仍需統籌社會、文化與經濟效益,實現文化和旅遊的良性互動與可持續發展。
首先,優化文旅融合營商環境。完善政策體系,制定財稅支持、土地利用等政策,抓好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遊投資,推動文旅融合項目落地。
其次,發展壯大文旅市場經營主體。引導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旅遊市場,推進文化和旅遊企業戰略性併購重組與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推動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進入文化和旅遊領域投資興業。創建一批國字號產業融合品牌,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延伸。
再次,打造文旅新業態。發展“農業+文旅”,實施鄉村文旅運營升級計劃。發展“工業+文旅”,盤活利用各類工業遺址資源,建設特色產業小鎮。發展“教育+文旅”,優化研學旅行產品,打造勞動教育、國防教育等特色文旅教育產業基地。
最後,孵化文旅融合產業集聚區。圍繞大型遺產、大型文化空間,聚集具有引領性、支撐性、示範性的標誌性項目,打造消費業態新、聚集程度高、區域帶動強、品牌影響廣的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作者鄒統釺 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院長助理、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院長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