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師資 找回教職吸引力

教師節前各界聚焦教育問題,媒體特別關注教師荒。教師素質與師資穩定攸關教育品質,當前學校現場不穩定的師資確已影響正常教學,就連都會地區都出現教職乏人問津的窘況,遑論師資流動率高的偏遠地區。如何穩定師資、提升士氣,已成當務之急。

教育部資料顯示,每年取得教師證後擔任教師之比例呈下滑趨勢,警訊並非空穴來風。目前國家師培制度,師培生在修畢相關教育學程後,還要通過檢定考試並經過一學期的學校實習,方能取得參加教師甄試的資格,過程不可謂不嚴謹。按理,層層把關下,師資素質當可勝任教職,卻有不少準老師在取得認證後直接放棄進入教育職場,實爲教育資源的浪費,對教學現場之衝擊顯而易見,箇中原因值得嚴肅以對。

要問的是,何以過往被普遍認爲工作穩定的教職,突然失去了職場吸引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小學教育環境每況愈下,以致難以吸引優秀人才投入,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濫訴影響校園氛圍:新修教師法上路後,不適任教師處理流程鉅細靡遺,各種校事案件層出不窮。爲處理名目繁多的校園事件,不僅學校爲此耗費許多時間,各校甚至已出現不少濫訴案例;教師動輒得咎、校園氛圍緊張、親師互信降至谷底,遇有校事案件,教師大都是被究責的一方,衝突不斷的校園與苦等後援的教師,嚴重打擊教師工作熱忱。

二、行政減量淪爲口號:難以兼顧教學與行政,或想專注教學卻不可得,也是不少教師選擇離開學校的原因。事實上,教育部對此亦有深刻理解,自二○一五年以來厲行學校行政減量。然而,不僅多數教育人員無感,行政減量還有愈減愈多之勢。

分析起來,各級政府視學校爲施政提款機,當爲關鍵;各種要求學校配合辦理之業務,明明與教學無關,卻被冠上「某某教育」之名,於是中央各部會、地方各局處需要的交通安全、反毒教育等施政成果,學校都成了廉價的KPI工廠。例如竟有地方政府發文要求學校鼓勵國中小學生投稿《國會季刊》;往前溯源,則是立法院函請國教署發文各級學校鼓勵教職員投稿,卻被有文必轉又粗心大意的承辦人誤植成鼓勵小學生投稿,僅此一端,足見其荒謬。如果各級政府機關不改老大心態,再多宣示也難讓學校擺脫政府施政提款機的夢魘。

三、政府迴應緩不濟急:教師難爲已是客觀現實,教育政策的調整與對教師權益的保障,相關作爲卻是牛步化,未能讓教師感受到政府的同理與支持。

以攸關教育品質的師生比爲例,公立高中職每班人數仍達卅五人,私校更高達四十五人,完全背離少子女化趨勢;而一比十五的幼教師生比,自一九八一年沿用至今已超過四十年,雖政策已朝一比十二前進,但國會迄今仍未完成修法。至於社會高度關注的特教議題,立法院早在二○○九年就曾要求將特教師生比降至一比八,轉眼十五年過去仍未達陣;「特教加給」額度,則是卅年如一日未曾調整,教育政策執行力遠遠落後社會和教育現場的期待。

教育問題經緯萬端,要提升教育品質,必須友善教育環境、揚棄形式主義,真正尊重教育主體與教師專業自主。期待教育部與立法院以更積極的作爲,當學校與教師的後盾,減輕學校壓力、解決現場問題、提升教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