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記載“武王伐紂”的文物,僅存33個字,被評爲“鎮國之寶”!
什麼樣的文物才能稱得上“鎮國之寶”?或許是像金縷玉衣那樣,用玉片和金絲精巧纏繞,展現出極致的奢華與精美;又或者是像越王勾踐劍那般,歷經千年,劍刃依然寒光凜冽,削鐵如泥……
然而,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有一件被譽爲“鎮國之寶”的文物,初看之下卻顯得格外普通,甚至有些粗糙。與那些造型精美、體積龐大的青銅器相比,眼前這件被稱爲“第一青銅器”的“西周利簋”,體積還不到其他器物的三分之一。
那麼,是什麼讓這件看似平平無奇的青銅器被視爲如此重要?僅憑器身上刻着的三十三個銘文,它就被稱爲“第一青銅器”?利簋的身上到底藏着怎樣的玄機?
一、西周第一青銅器
簋,這種器物的形制十分獨特,內圓外方,口部呈圓形,底座則多爲方形,器身上還帶有兩隻或四隻耳朵。在商周時期,簋常多作爲祭祀的禮器來使用,裝着祭祀時所用的五穀,常常與裝着肉食的鼎相配對。
商周祭祀之時,天子的禮制爲九鼎八簋,諸侯用八鼎七簋,而地位較低的士大夫則只能使用三鼎二簋。作爲祭祀中不可或缺的禮器,青銅簋在出土的文物中並不少見。曾侯乙大墓中就出土過一整套青銅簋。
相比於其他的青銅簋,利簋就和它的出土一樣,顯得如此平平無奇。
1976年的陝西臨潼,在一個裝滿青銅器的地窖之中,有一件看起來並不起眼的簋被考古人員從泥土中一點點挖出。青銅簋通體高28釐米,口徑22釐米,重7.95千克,是一件體積較小的青銅器,大概只和一張A4紙差不多大。
它的造型古樸莊重:圓口垂腹,兩邊有獸形重耳,圈足下有方形底座。腹部和圈足以大片的雲雷紋爲底,兩面正中又分別裝飾獸面紋和夔紋,看起來古樸肅穆又森嚴恐怖。
起初,這件青銅簋並未引起太多注意。因爲它的造型與其他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相比沒有特別之處,甚至因其體積較小,還顯得有些侷促。而與它一同出土的,還有一件較大的簋和兩件百車父壺,另外還有十三枚編鐘、各種銅製的兵器、車馬飾和銅餅等,都是來自西周晚期。
最初的時候,人們認爲這件簋只不過是西周晚期的普通禮器,與其他出土物一樣,屬於那個時代某個家族,只是一件象徵着地位的普通禮器。但當拂去它底座之上的泥土後,一串遒勁有力的文字,被靜靜的鐫刻在身上。
沒有人知道,這件看起來並不起眼的青銅器身上,那短短的三十三個文字,卻足以改寫一段流傳了數千年的歷史。
二、三十三字銘文的秘密
數千年來,那些早已遠去的歷史正是通過史學家筆下的一字一句,才得以流傳下來,逐漸拼湊成一個完整的中國歷史。而武王伐紂,無疑是這些歷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對整個天下來說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那場決定西岐與商朝命運的牧野之戰中,武王姬發大敗商朝,紂王兵敗自焚於宮中,商朝滅亡,八百年的周天下由此開始。
然而,這場發生在三千多年前的戰爭,由於缺乏考古證據,長久以來一直依賴後世史書中的隻言片語。沒有任何實物可以印證這一段歷史,牧野之戰究竟是否真實發生,成爲了一個懸而未決的謎團。
我國有明確紀年記載的歷史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此前的歷史,雖然有一些零散的記載,卻沒有明確的時間標註,導致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年份和真僞都難以確定。
最早試圖推算武王伐紂年份的是西漢晚期的劉歆,他利用當時的天文知識,推算出牧野之戰應發生在公元前1122年。然而,近代學者梁啓超認爲應該是公元前1027年,日本天文學家則提出是在公元前1066年。
據不完全統計,歷史上各種學者對武王伐紂的時間至少有44種猜測,最早的爲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則是公元前1018年,時間跨度竟然長達112年。
這個謎團一直到利簋的出土纔開始有了線索。1976年,陝西臨潼的一處地窖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青銅簋,經過清理後,底座上的三十三個銘文出現在人們眼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開頭的“徵商”二字。僅僅這簡單的三個字,就足以讓整個考古界爲之震動。
銘文中的“珷”字,讀音與“武”相同,雖然只是一個字,但它實際上代表的是“武王”兩個字的合文。早在商代,商人就習慣於將商王的名字合爲一個字,寫成銘文;而在周代的青銅器中,“珷”字也多次出現,代表的正是周武王姬發。
“武王徵商”,短短四個字,成爲了牧野之戰最直接、最有力的實物證據。這是迄今爲止,第一次在西周青銅器上發現關於武王伐紂的銘文,這無疑說明至少在數千年前,那場武王伐商的戰爭確實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
經過分析與測定,這件利簋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製作時間大約在武王初年。也就是說,這件青銅器,很可能見證過當年最終奠定天下的那次牧野之戰。
而利簋上接下來的銘文,更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三、揭開武王伐紂的秘密
“(唯)甲子朝,歲鼎。”
在利簋銘文的第二段中,記錄征戰時間的銘文,這些文字猶如一聲驚雷,轟然打破了一個籠罩千年的謎團。
《史記·周本紀》曾記載:“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
司馬遷的記載表明,牧野之戰的發生時間是二月的甲子日。而利簋銘文中的“甲子”正好與此相符,"朝"則指清晨。也就是說,這場改變天下的牧野之戰,確實如史書記載的那樣,發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
而“歲鼎”中的“歲”指的是木星。《國語·周語下》裡提到:“昔武王伐封,歲在鶉火。”根據周人的傳說,木星當空,適宜征伐。而武王伐紂的當天,就是木星處於恰當的位置,與傳說相對應。
結合銘文中的記載,牧野之戰當天正值甲子日的早晨,木星當空,天時地利,這一切都與傳說中的吉兆不謀而合。
銘文透露出的另一個關鍵信息是,戰爭在甲子日後的第八天,也就是辛未,這天戰爭早已結束,曾經的商朝天下改名換姓爲周。武王此時還駐紮於闌這個地方,爲了獎賞在大戰中有功的“利”,才賜下了這尊簋。
由於簋的主人是利,因此,這件簋也被稱爲“利簋”。因爲利簋的出土,1996年,國家正式啓動了夏商周斷代工程。
除了歷史學者和考古學者外,天文學和物理學家們也共同合作,通過分析研究流傳下來的史料記載,以及根據天文現象推算和相關遺址的碳14測定後,終於得出武王伐紂的確切年代應該是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而這一天,正好是甲子日,與利簋銘文上的記載完美吻合,真正確定了牧野之戰的具體時間。
因爲西周利簋的出土,才使得曾經對於武王伐紂的衆多推測真正成爲了現實,而利簋因爲其銘文在商周斷代中的重大作用,且是迄今爲止的發現的記載武王伐紂的唯一文物,又被稱爲是“周代天滅簋”。
結語
三十三字的銘文,揭開了一段深藏三千多年的過去。而利簋也因爲其對於中國歷史的特殊性,被列入了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六十四件文物中的其中一件。
作爲一件足以能夠改變歷史的文物,利簋能夠被稱爲是“鎮國之寶”,真正是名副其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