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一份offer,他們倒貼錢才能進"大廠"實習?

爲了得到一份心心念唸的offer,大學生孫涵一年之內先後投出了幾十份簡歷。在屢戰屢敗,鮮有迴音情況下,她無奈地走入求職中介的大門。最終,在院校背景、學習能力、領導能力、經歷多樣性和工作經驗這5個方面的評估之下,中介爲其心儀的offer開出了18800-28800元的價格。儘管在旁人看來,這樣的數目堪稱“天價”,但事實上,卻有不少學生甘願爲此掏錢。

聽完這個由“每日人物”報道的故事,許多人或許都會感慨:現在的大學生,求職怎麼會這麼難?其實,孫涵花費巨資才能“買”到的這份offer,根本不是畢業後的正式工作,只不過是互聯網大廠”的實習機會。這既沒有多高的薪資酬勞,也不會給實習生留下轉正的承諾,這僅僅是他們未來的簡歷中短短一行“實習經歷”。

第一次看到相關報道時,我的內心只能用“震驚”二字來形容。我相信許多像我一樣,曾經歷校園實習、如今已經畢業工作一段時間的人,都會對這些現象深感詫異。在一般認知中,實習經驗固然可以爲學生的簡歷“加分”,但無論如何,實習生都在給用人單位提供服務,即便主要目的不是賺錢,也斷然沒有“倒貼錢”的道理

經濟學視角出發,一切與價格有關的問題,都可以在供需關係中得到解釋。實習機會之所以變得如此“金貴”,自然是因其“供不應需”。然而,這恰恰是令人費解的地方——對用人單位而言,一方面,從大學招來的實習生,用人成本遠遠低於正式員工,在專業對口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實習生甚至不領酬勞;另一方面,“大廠”也好,“小廠”也罷,分配給實習生的大多都是基礎工作,對實習生的個人能力也並沒有太高要求。

基於以上原因,用人單位對實習生的態度,往往是“不用白不用”,不會像招錄正式員工一樣百般挑剔。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有學生會爲此“內卷”起來,其問題恐怕不在“供”的一端,而在“需”的一端。

很多人都想得到“大廠”的正式崗位,這並不稀奇。早在我上大學時,就有不少同學爲了在“大廠”的招聘中取勝,費盡了努力與心機。然而,即便是在“BAT”風頭最盛的那段時間,也沒有多少人會太把“大廠”的實習機會當一回事。畢竟,在招聘中,用人單位更多考慮的,仍然是求職者筆試面試中的表現,以及畢業院校、專業成績之類的“硬實力”。

在更多情況下,實習經歷起到的都是“錦上添花”的作用。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上,他們很清楚實習經歷的“含金量”,因此並不會將其看得多麼值錢。今天,某些學生尤其是教育背景一般的學生,不惜爲了“大廠”的實習機會投入巨大成本,明顯與實習經歷的真實價值發生了偏離。就像相關報道所寫的那樣:身在“局中”的人爲此疲憊不堪,身在“局外”的人對此難以理解。

或許有人會說:要怪就怪這些身在“局中”的學生太虛榮,如果不是他們自己把“大廠”的名頭看得那麼重,又何必爲此奔波不停?然而,仔細想想,學生並不是傻子,大多數人不會僅僅爲了一份虛榮心,就以如此高的成本“困住”自己。

要理解這件事,我們需要看到一個細節——大多會爲了一份“大廠”實習經歷拼死拼活的,都是就讀於一般高校,沒有“名校光環”的學生。對他們而言,除了考研考公、考編等純粹“以考試成績英雄”的出路外,不論是出國讀書,還是自主求職,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隱性的“學歷屏障”。像文章開頭提到的孫涵,中介之所以敢向她開出這麼高的價格,就是因爲所有人都告訴她:在研究生申請裡,一份big name公司的實習經歷“必不可少”。

說到底,對以學術研究爲主的研究生來說,這樣的實習經歷憑什麼“必不可少”,誰也說不清楚。但是,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這不是一件能夠講道理的事,誰的競爭資本多一些,誰就更有機會勝出。對那些其他硬條件有限的學生而言,“大廠”的實習經歷,是少有的能幫他們彌補短板的正面“標籤”。實習經歷的“身價”,也在這種競爭中以畸形的方式被擡高。

如何讓這種“內卷”式的競爭停止升級?要回答這個問題實在太難,整個社會都還在尋找答案。不過,具體到實習這件事上,這種現狀並非不可改變。對“大廠”而言,杜絕個別HR與中介機構勾結,私下“販賣”實習機會,是可以做到、也理應做到的事。正是因爲有人將本該公開放出的實習機會“待價而沽”,才強化了與此相關的惡性競爭。與此同時,社會也要逐漸摘下“有色眼鏡”,爲教育背景一般的學生提供更公平的競爭機會,讓他們能憑藉實力證明自己,而不必再爲了無謂的“標籤”費盡心機。

撰文/楊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