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分3類 醫示警「1情況」恐是癌前病變

▲醫師提醒,胃息肉要看狀況建議切除。(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息肉」是器官黏膜因黏膜細胞增生而產生的突起組織,除了常見的大腸息肉,其實膽、胃也會出現息肉。醫師指出,根據統計,臺灣的胃息肉發生率約10%,主要可區分爲「胃底腺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3種類型,其中腺瘤性息肉就是俗稱的胃腺瘤,被視爲胃癌前病變。

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指出,胃息肉可區分爲3種類型中,胃底腺性息肉最常見,約佔九成,通常屬於良性息肉。這種息肉若小於1公分且非生長在特定位置,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或任何影響。

但少部分息肉則屬於增生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需要特別留意。徐兆甸說,增生性息肉成因是吃到刺激性的飲食導致胃發炎或因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好發於慢性胃炎的病人,增生性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也屬於良性的息肉,比例約佔5到10%,若是因爲幽門桿菌引起的增生性息肉,通常在根除幽門桿菌後,增生性息肉會隨之縮小。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腺瘤性息肉」,這類息肉就是俗稱的「胃腺瘤」,雖然所佔比例極低,但被視爲胃癌前病變,因爲有30%的腺瘤性息肉內部已含有惡性胃癌細胞,發生的原因爲「幽門桿菌感染、萎縮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徐兆甸進一步指出,在發現增生性與腺瘤性息肉之後,首要就是檢查胃內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幽門桿菌僅存在在胃部中,多爲口經口傳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險因子,因爲發炎、幽門桿菌感染導致的增生性息肉,若後續沒有治療,有可能演變爲腺瘤性息肉(胃腺瘤),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導致胃癌。

徐兆甸提醒,大腸息肉的生成與飲食有關,但胃息肉的發生原因其大多是基因、體質、發炎和幽門桿菌所致,另外,經常服用胃藥也可能會導致胃底腺性息肉生成,若體質容易生成息肉,切除息肉後仍有再度發生的可能性,建議從30歲起就要安排第一次完整腸胃道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