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灣培育人才 鼓勵轉型創業型大學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回臺掀起一陣熱潮,他並宣稱有意在臺灣設廠生產,但需考慮二個問題,一是電力負荷量是否充足,二是人才需求是否達標。前者是政府能源政策問題,本文不予置喙。關於人才培育,公私立優質大學可考慮從研究型大學轉型爲創業型大學,建立產、官、學鏈接鏈。換言之,將大學教學、研究與服務之向度朝向產業發展,進一步帶來大學創收、技術轉移,教學、研發及創新等功能。

美國學者艾克維提出「三螺旋創新理論」,增強了政府、大學與業界三者連接的關係。政府居於促媒者、協調者的角色,大學研發產品,業界提供研究經費,在互動平臺上,各蒙其利。

艾克維指出,創業型大學需立基於四根支柱上:一、學術領導者要有執行策略的遠見;二、學校可對學術資源進行合法的控制、整合與應用;三、學校可透過專利進行技術轉移;四、學校的基本價值是研發,但不能違背大學基本的理念與價值。

創業型大學都是優質大學,以英國渥維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三所大學爲例,渥維克大學的主要收入是政府分配的教學與研究經費轉換到其他管道,鼓勵學校所有單位部門向外尋求可能的機會,不因政府財政緊縮就畫地自限。他們將學校特色包括教授的研究成果、學生的表現與成就,特別是涉及與企業有關的方案推介給業界,在九○年代,明顯展現出不同於傳統大學的經營態度。

史丹福大學很早就與矽谷企業界合作,提供技術合作給當地廠商,學生到業界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校本身也成立企業團隊、醫療器材、電子科技產品,大學自己也投資經營,讓大學本身研究發展不斷創新,獲得的利潤部分轉移給學校。

至於麻省理工學院成爲業界爭取與合作的對象,歸功於充滿創意的教師羣及優秀的學生,學校宗旨是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並重,教學與研發相結合。其經營發展的策略是強化學校與業界及政府間的合作關係,成立專業管理團隊,擴大學校資金收入。

臺灣早期的臺北工專(今臺北科大)是一所學生素質很高的專科學校。其中有某一科與臺電公司合作,該科學生學雜費悉由公司負擔,但畢業後需至臺電服務至少五年,是該校一大特色。

目前有一些優質的公私立大學雖與業界有些合作計劃,但規模都不是很大,期限亦受經濟及政策影響長短期不一。臺灣號稱科技島,需要傑出優秀的科技人才,但畢業生有些出國深造後留在國外,主因是國內環境(包括待遇及子女求學)不及國外,政治因素也是其中之一。如何吸引這批優秀人才歸國服務,執政當局應有對策。其次,就國內大學發展而言,政策及法令對大學發展有很多規範及限制(學費不能自主是原因之一),大學自主、教授治校落爲空談。

臺灣半導體產業全球矚目,在缺電、缺水、缺人才下,很難持久與國外競爭。人才就是國力,若執政者能有眼光,讓大學自主經營與管理,在業界支持與合作下,一些優秀公私立大學轉型爲創業型大學,產官學三者互蒙其利,則國家幸甚,大學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