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一上班就很想死

無論是初入社會的職場新人,還是工齡多年的老油條,上起班來都如出一轍——從出門上路就沒動力,到了公司更是渾身不適,邊上班邊流淚追憶學生年代。爲什麼現代人一上班,就很“想死”?

打工人的苦難,從通勤就開始了。

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將“幸福通勤距離”設定爲5公里,這種通勤距離讓打工人具有合理可控的通勤時間和多種交通方式可以選擇。但北京、上海、成都等超大型城市平均通勤距離爲9.6公里,其中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甚至高達11.7千米,是“幸福通勤距離”的兩倍還要多[1]。

過長的通勤距離往往伴隨着堵車,容易導致駕駛人員產生負面情緒 / 圖蟲創意

這種堪比“遠征”的通勤距離往往伴隨着漫長的通勤時間,中國主要城市單程平均通勤時耗36分鐘,但通勤時間在60分鐘以上的人口比重達到了12%,上海的超長通勤時間人口比例爲18%,北京則高達28%,超過1400萬人掙扎在漫長的上班路上[1]。

一項以5476名員工爲對象的研究就發現,通勤時間超過60分鐘的打工人,低幸福感的可能性是通勤15分鐘的2.24倍,這一結果在排除了個人、社會、經濟和環境種種因素後依然成立[2]。

所以,對上班只爲賺錢的打工人來說,毫無“營養”的通勤時間不僅又累又無聊,還一分錢都賺不到,因而大家往往還沒到公司,就已經開始厭惡上班了。

通勤本身也充滿壓力,每天都在地鐵上拼死拼活才能踩點上班不遲到 / 圖蟲創意

而公司周邊彷彿有結界,捱得太近就會感到不快樂,這點全世界的打工人都一樣。

發表在《環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學者們基於吸引力、個人偏好、放鬆性、遠離感等維度讓人們對24種不同的環境打分。不出意外的是,公園、湖泊等地區的評分均居於前列,而工業園區這一打工人每天所處的環境在所有維度上的得分都是墊底,被歸類於“惡劣”環境,甚至比不上火山和沙漠[3]。

有趣的是,這種壞心情很可能來自園區外密密麻麻、扎堆停放的車輛。奧地利的一項研究就發現,經過停放大量車輛的工業園區時,人們會出現皮膚溫度下降、皮膚電導上升的反應,而這正是壓力增加的表現[4]。研究指出,“過度擁擠的環境”違背了人們內心對個人舒適空間的期望,從而對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高密度城市景觀容易誘發各種心理疾病,甚至可能加劇炎症和焦慮反應 / 圖蟲創意

走進公司後,平時壓根不會注意的天花板其實也會悄悄“作祟”,影響你的心情。

來自韓國的建築學家利用VR技術,模擬出了天花板高度分別爲2.6米和3.2米的辦公空間,要求人們在虛擬辦公室中走動1分鐘,隨後測量其變情緒化。結果發現,雖然只有60釐米的差異,但處在高天花板辦公室的人會產生更多的積極情緒,比如“有趣”、“舒適”等感受[5]。

對於委身於低矮天花板下的打工人來說,除了不適的壓迫感,低天花板所造成的狹小空間還可能會降低想象力和發散思維能力[6]。經常給不出甲方更精彩的方案,可能要怪你們公司的天花板建得還不夠高。

燈光也是影響精神狀態的關鍵,類自然光照明可以改善健康狀況和幸福感 / 圖蟲創意

而有些打工人的辦公室,可能連個能開的窗子都沒有。爲了節能,許多商業通風的要求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都有所降低,而通風功能的降低會導致室內污染物濃度增加[7]。

一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主導的研究發現,辦公樓內的pm2.5和二氧化碳濃度會影響人們在認知上的選擇性注意力和處理速度:二者的濃度越高,人們的反應速度就越慢,處理事件時的響應時間也會越長[8]。與過往基於長期的觀察和考量的同類研究相比,這項爲期一年的實驗表明,短時間內較低的空氣質量也會影響人們的認知能力。

國內的一項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顯著增加企業的員工流失率 / 圖蟲創意

如果工位離窗子遠,更是會感到壓抑且工作效率低下。

公園20分鐘效應理論的奠基人之一雷切爾·卡普蘭(Rachel Kaplan)就指出,靠窗的工位因爲可以與外部景色連接,實際上是一種“微恢復”環境,通過窗戶看到自然元素和室內植物都可能有助於注意力的恢復[9],提高打工人的生產力。

有研究印證了這一觀點:當人們被隨機分配到有窗戶和無窗戶環境下進行串珠子這種簡單工作時,有窗組的效率確實會更高,3分鐘內串珠的數量也明顯更多[10]。

如果你真的很需要現在這份工作,可以考慮養一盆綠植。有研究發現,與沒有綠植且簡潔精幹的設計相比,帶有植物的“綠色”辦公室使員工更快樂,並且用植物裝飾、豐富的工作空間,可以讓員工的生產力提高15%[11]。

因此,下次發呆看風景,或照顧小盆栽時被領導抓住,你可以名正言順地狡辯——真沒摸魚,一切都是爲了更好地工作呢。

參考文獻

[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百度地圖. (2023). 2023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發佈版.

[2]Razzak, H. A., ElShamy, A., Harbi, A., AlKarbi, M., Shaali, L. A., Salama, R., Alosi, A., & Madi, H. H. N. (2023). A cross-sectional study: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ting tim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he UAE. Frontiers in Built Environment, 9.

[3]Stragà, M., Miani, C., Mäntylä, T., De Bruin, W. B., Mottica, M., & Del Missier, F. (2023). Into the wild or into the library? Perceived restorativeness of natural and built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91, 102131.

[4]Zhang, Z., Měchurová, K., Resch, B., Amegbor, P., & Sabel, C. E. (2023). Assess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vercrowding and human physi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in different urban contexts: a case study in Salzburg, Aust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 22(1).

[5]Han, E., DeVeaux, C., Hancock, J. T., Ram, N., Harari, G. M., & Bailenson, J. N. (2024).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dimensions of virtual environments on attitudes and nonverbal behaviors during soc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95, 102269.

[6]Meyers-Levy, J., & Zhu, R. (2007). The influence of ceiling height: the effect of priming on the type of processing that people use. ˜the œ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4(2), 174–186.

[7]Allen, J. G., MacNaughton, P., Satish, U., Santanam, S., Vallarino, J., & Spengler, J. D. (2016). Associations of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with Carbon Dioxide, Ventilation,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xposures in Office Workers: A Controlled Exposure Study of Green and Conventional Office Environment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24(6), 805–812.

[8]Laurent, J. G. C., MacNaughton, P., Jones, E., Young, A. S., Bliss, M., Flanigan, S., Vallarino, J., Chen, L. J., Cao, X., & Allen, J. G. (2021). Associations between acute exposures to PM2.5 and carbon dioxide indoor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office workers: a multicountry longitudinal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16(9), 094047.

[9]Lottrup, L., Stigsdotter, U. K., Meilby, H., & Claudi, A. G. (2013). The workplace window view: a determinant of office workers’ work ability and job satisfaction. Landscape Research, 40(1), 57–75.

[10]Sato, M., & Inui, M. (1993). The effects of visual environment on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windowless office space. Shoumei Gakkai Zasshi/Shoumei Gakkaishi/Shōmei Gakkai Zasshi, 77(6), 275–284.

[11]Nieuwenhuis, M., Knight, C., Postmes, T., & Haslam, S. A. (2014). The relative benefits of green versus lean office space: Three field experi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20(3), 1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