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重點優化金融供給

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指出,2024年將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近年來,金融業充分發揮服務職能,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需求,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優質多元的金融服務,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從實際情況看,金融資源大量流入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根據人民銀行的統計數據,2023年底,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24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在總量增長的同時,結構優化的特點尤爲明顯,具體表現爲2023年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比各項貸款高17.9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比各項貸款高13.13個百分點,本外幣綠色貸款增速比各項貸款高26.4個百分點,科技型中小企業本外幣貸款增速比各項貸款高11.8個百分點。從中可見,重點領域分項貸款增速明顯較高,有助於信貸投向結構優化。

未來繼續圍繞重點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必然面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由於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薄弱環節的存在不可避免,加上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都需要從量上增加金融資源的供給。與此同時,也要看到目前我國存量信貸資金規模較大,而高槓杆又是金融風險的總源頭,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更需要在適度增加融資供給量的同時,在結構上突出重點以防止槓桿率過快上漲。

爲更好更充分發揮金融的資金資源跨時空配置功能,圍繞重點提供優質金融服務,需要有效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作用。

在政府層面,重點是做好政策激勵引導。以貨幣政策爲例,需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切實做到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爲實體經濟穩定增長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在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創新更多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其激勵引導功能,更好引導資金流向。在金融監管政策方面,科學設置金融監管指標,強化激勵考覈引導,在全面加強金融服務、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更好突出重點。

在市場層面,重點是完善制度設計。目前,我國融資結構呈現出間接融資佔比高而直接融資佔比低、直接融資中債券融資佔比高而股權融資佔比低的特點,需要優化融資結構。在通過信貸市場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需要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促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讓資本市場促進創新發展功能更好發揮。同時,就銀行業而言,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銀行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優勢不同,需要根據自身優勢和戰略定位,通過有效的分工協作共同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婁飛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