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龍變天,破了逆風局
斑馬消費 陳曉京
在略顯寒意消費市場裡,衛龍美味難得地交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中期業績。
今年上半年,當家產品辣條終於重回增長,蔬菜製品業務持續發力,收入規模已超越辣條。
打贏了一把逆風局,它押對了什麼?
淨利大增近4成
帶着幾分意外,辣條一哥衛龍美味(09985.HK),日前交出今年的中期業績答卷。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39億元,歸母淨利潤6.21億元,同比增長26.3%和38.9%。毛利率升至49.8%,較上年同期增加2.3個百分點。
公司對外表示,營收增長主要基於各項業務有效開展,毛利提升有賴於產能利用率提升,以及部分原材料價格的下降。
辣條的主要原材料是麪粉。根據Wind數據,今年一季度、二季度麪粉出廠每噸均價分別爲3299元和3055元,同比下降5.5%和3.73%。
持續產品和渠道結構優化後,旗下3大業務得以呈現增長。
期內,調味面製品(辣條)業務收入約13.54億元、蔬菜製品業務收入約14.61億元、豆製品及其他產品業務收入約1.24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56.6%和17.5%。
期內,線上渠道收入3.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2%;線下渠道收入25.9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4%。
截至6月底,其線下經銷商已達1822家,覆蓋全國重點購物商場、商超及連鎖便利店和其他終端門店。
8月15日盤後業績發佈後,公司趁熱打鐵,董事會決議每股派發中期股息0.16元(含稅),合計派息約3.76億元。
連續兩針強心劑打下去,二級市場依舊波瀾不驚。8月16日,衛龍美味股價盤中最高漲幅3.09%,收盤報收於6.85港元,微漲0.74%,總市值161.05億港元。
押中蔬菜製品
在琳琅滿目的貨架前,是吃衛龍辣條,衛龍魔芋爽,還是風吃海帶?這可能是擺在辣味零食愛好者們面前,一個棘手的問題。
衛龍由辣條轉向更廣闊的辣味休閒食品領域後,在蔬菜製品業務上,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9年,衛龍研發團隊成員在四川吃火鍋時,偶然吃到魔芋豆腐得到啓發,開始研發魔芋產品。2014年7月,公司推出魔芋爽產品,並拿到弗若斯特沙利文頒發的首創者證書。
沒想到插柳成蔭,十年之後,以魔芋爽主的蔬菜製品業務,與辣條主業比翼齊飛。
2024年上半年,蔬菜製品業務所佔公司總收入比重爲49.7%,首次超過調味面製品。該業務實現毛利額7.68億元,佔公司毛利總額的52.53%,撐起了半壁河山。
公司的蔬菜製品產品日益龐大,已由早期的魔芋爽,延伸至風吃海帶、素毛肚等一系列產品。
蔬菜製品的銷量驚人,僅去年就賣出7.15萬噸,較上年增長31.19%,成爲當期公司3大業務中唯一實現增長的業務。
魔芋爽等蔬菜製品大賣,公司的生產線簡直都要忙冒煙了。2024年上半年,蔬菜製品產能利用率達到84.9%,較上年同期增加29.7個百分點。
辣條吸引力下降
就辣條而言,衛龍可謂已做到了極致。
從經典的香辣到酸辣、麻辣、糊辣及川辣等,口味無所不包;產品形態上由大、小麪筋,增加小辣棒、麻辣棒、親嘴燒等。
今年6月,公司還推出榴蓮辣條,自帶流量話題,一時吸睛無數。在衛龍的帶領下,傳統的辣條,踩着個性化、潮流化的趨勢,不斷拓展辣味食品的邊界。
心思耗盡,終見曙光。今年上半年,公司調味面製品(辣條)收入同比增長5.04%,一改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負增長的態勢。
當前,辣條所面臨的年輕用戶,越來越追求質價比和性價比,對所謂的品牌溢價已越來越難以接受。
而最近幾年,衛龍辣條多次提價,已經越來越吃不起。2019年至2023年,其調味面製品每千克平均售價分別爲14.3元、15.0元、15.1元、18.1元、20.5元,5年整體漲幅43.36%。
提價的直接後果是,銷量下行。2022年-2023年,公司調味面製品分別較上年少賣了4.3萬噸和2.62萬噸。
銷售的下滑影響了公司的產品結構。2021年到2023年,調味面製品銷量所佔公司總銷量比重,由74.03%降至61.83%,同期,蔬菜製品佔比由23.21%升至35.54%。
辣條不斷推陳出新,隨之而來的營銷活動一直未能超越之前的輝煌,而且,成本越來越高。2019年至2023年,公司在推廣與廣告費用方面的支出,由0.31億元猛增至2.1億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經銷及銷售費用4.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5%。公司稱,主要是推廣與廣告費用和僱員福利費用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