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之亂 從茱蒂嘉蘭「被改名」談起
▲芮妮齊薇格(左)因爲詮釋茱蒂嘉蘭的藝界人生,讓她在奧斯卡封后。(圖/達志影像)
拜好萊塢鍾愛拍攝一些「老叩叩」歌影藝人的傳記電影所賜,讓年輕的一代的觀衆得以認識一些當年大腕的風采。不久之前的例子是Sharon Tate, 最近則是Judy Garland。
每當這些前輩藝人的故事被搬上銀幕後,年輕一輩的片商工作人員、影劇記者以及影迷,每每第一個反應就是:誰是Sharon Tate?或者,誰是Judy Garland?接着,大家開始查找「不能沒有你」的維基百科,尤其是中文版。於是,莎朗蒂和茱蒂嘉蘭,在臺灣有了新的中文名字。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因爲,Sharon Tate在臺灣最初的譯名是「雪倫泰特」。莎朗蒂是香港片商和媒體使用的中文譯名,臺灣後來跟進。
Judy Garland的改名過程就更曲折了。她最早的中文名字,應該是裘蒂迦倫(如果你搜尋一下網路,在一些資深部落客的文章裡,還可以找到這個譯名)。由於她成名很早,我懷疑這是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的譯名,後來跟着國民政府到臺了臺灣繼續使用(當然,也有可能是早年時臺灣片商給她的譯名)。
至於茱蒂嘉蘭這個中文名字,則是「大部分」取自香港的譯名。我之所以說「大部分」,原因是香港人也並非全然譯作「茱蒂嘉蘭」,而是「茱地嘉蘭」。因爲dy在粵語發音裡,最接近的對應漢字是「地」,而非「蒂」(粵語發音接近Tight)。所以,Judy這部電影的香港譯名,正是《星夢女神:茱地嘉蘭》。
舖述了上面這一大串,我真正想說的是:維基百科對查找中文電影資料的人來說真的很重要,大家都在使用它、相信它,因此我期望編撰者的態度能夠更嚴謹一點。
我對維基百科在其他領域方面提供的內容沒什麼意見(很多我也不懂),但在我稍爲知道的歐美電影這一塊,卻往往發現中文版裡的資料疏漏嚴重、錯誤百出,尤其是在資深影人的資料上,這種情形更是嚴重。如果你看英文版,裡面的資料都是「落落等」。但是到了中文版,卻往往只有兩三段、甚至寥寥數行。資料稍爲多一點,錯誤就出來了。
不信?如果你上維基百科中文版的「茱蒂嘉蘭」條目查一下,你會發現,裡面的翻譯非常混亂,同一個頁面上,有些地方是「嘉蘭」,有此地方就變成「加蘭」。她的代表作A Star is Born,有些段落裡譯作《星海浮沈錄》,有些地方則譯爲《一個巨星的誕生》。Over the Rainbow的意思也不是《彩虹之上》,而是《彩虹彼端》(不信,請看歌詞內容)。至於她的其他大多數作品的片名,都跟在臺、港上映時的正式譯名不同,大概是編輯者自己譯的。其他許多影人的中文頁面情形也是這樣。
我知道維基百科的編輯者是無薪的、是在做功德,但既然要造福人羣,爲什枈麼不做得更好一點? 前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最佳影片《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的導演吉勒摩戴託羅(Guillermo del Toro)在臺上感謝了一些人,當中提到影響他很深的德裔好萊塢文藝片大師道格拉斯塞克(Douglas Sirk,他也是德國名導法斯賓德最推崇的前輩)。塞克有一員愛將:Rock Hudson,是他多部重要作品裡的男主角。
你上維基百科中文版查他的資料時會發現,他的譯名是「洛克哈德森」。如果你問臺、港資深一輩的影迷,恐怕沒幾個知道他是「啥米碗糕」。因爲,臺、港一致給他的譯名是:洛赫遜。洛赫遜當年很紅,這個譯名在臺、港業界和媒體用了幾十年,如今卻在維基百科中文版被擠掉了,變成了大陸的譯名「洛克哈德森」。
事實上,Rock Hudson當紅時期,正值中共1949年建政後的三反五反、 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期,他的影片根本沒幾部在大陸上映過。如今,在大陸人看不到的維基百科網頁上,卻採用了大陸人編輯和大陸譯名,這種做法對臺、港以及大陸以外地區的使用者來說,近乎是漠視、矇騙與羞辱。
我認爲,像這種涉及臺、港譯名的東西,應該找大陸以外地區的人、或者會翻牆Google一下的大陸人來校對一下。例如在「洛克哈德森」的頁面上,至少可以附註一下臺、港的譯名是「洛赫遜」吧?
今天大家都很倚賴維基百科,我擔心的是:有一天洛赫遜的故事被搬上銀幕時 ,由於年輕一輩不認識他,臺、港電影 業者和媒體可能把他的名字譯成「洛克哈德森」!
當然,臺灣缺乏有系統的外國藝人和影片譯名查找管道,是造成業者和媒體在使用上混亂與困惑的肇因之一。資深影評前輩黃仁曾出版過一本《世界名導演集》,後來再版成爲《歐美名導演集》(上下冊,聯經出版)。你只要循着導演的名字,就可以查到你想知道的電影譯名,當中大多數是臺灣上映時的正式譯名,對查找較早期電影的譯名很有幫助。
另一方面,在臺灣屹立數十年的《世界電影》雜誌,有極豐富的資料庫,他們也有官網。可惜的是,資料並未全部輸入。但只要你在上面查得到,無論是影人或影片的譯名,幾乎都百分之百的正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