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海紅灘 生機盎然

董絲雨 孫熙然

金秋十月,位於遼寧省盤錦市遼河口溼地的紅海灘,迎來了一年中的最佳觀賞期。每當潮水退去,簇簇翅鹼蓬宛若片片紅毯,與黃綠色的蘆葦、深褐色的潮溝一起,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生態畫卷。

作爲全球43個國際溼地城市之一,盤錦頒佈施行《盤錦市溼地保護條例》,制定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財政獎補政策和實施方案,編制溼地管理計劃及生態預警方案,並在保護管理工作中予以實施,使溼地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堅持“陸海統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提升溼地生態系統功能

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郭管理站,智慧管理平臺的電子屏幕上,實時顯示着各個視頻監控點位的情況。

“這一平臺分爲4個模板,包括生物多樣性監測、本底資源調查、移動巡護監測和環境監測。”東郭管理站站長郝延明點開生物多樣性監測模塊,野生動植物分佈情況、鳥類數量統計等信息一目瞭然。

“盤錦對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盤錦遼河口省級自然保護區重點區域實行全封閉管理,設置高點野外視頻監控系統17處,對野生動物集中棲息地、繁殖地進行重點監控,初步建立了‘空天地人’一體化監測管理體系。”盤錦市林業和溼地保護管理局溼地和草原管理科科長劉野說。

遼河口溼地是遼東灣的生態安全屏障,發揮着重要的調節徑流、淨化水質、固碳增匯、防浪固土等生態功能。

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前後,當地一度利用遼河口溼地灘塗發展圍海養殖,成片的溼地被分割成“格子間”,天然植被大面積損毀,近岸海水受到污染,濱海溼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爲讓廣袤溼地重新煥發生機,盤錦於2015年啓動“退養還溼”工程。到2020年底,工程區內598戶養殖業戶全部退出,恢復溼地面積8.59萬畝,恢復自然海岸線15.77公里,造就了全國最大的“退養還溼”單體工程。

“工程治理地區已實現自然水系連通、生物洄游通道貫通,植被覆蓋率顯著提升,棲息生物種羣數量日益增加,溼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得到明顯改善。”盤錦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紀金章說。

盤錦堅持“陸海統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實施了多項溼地修復項目工程。“其中,盤錦紅海灘溼地修復項目通過潮溝清淤疏浚、底棲生物種羣恢復、種植補植翅鹼蓬等措施,改善和恢復了區域內翅鹼蓬的生長環境,擴大翅鹼蓬的植被覆蓋面積,維護溼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基本功能。”盤錦市林業和溼地保護管理局副局長張海來說。

爲更好保護溼地生態環境,盤錦在遼河口溼地連續10年實施中央財政溼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耕地補償受益農戶4750餘戶,生態補水4.4億立方米以上;實施油氣生產設施退出及生態恢復工程,遼河油田累計關停退出油氣水井813口,生態恢復井場231座,生態恢復井站6座。

溼地生態環境逐漸向好,生物多樣性恢復成效顯著

走進遼寧省鶴類種源繁育基地,幾名繁育員正在給剛出生兩個多月的丹頂鶴幼崽準備飼料。“玉米和小鯽魚是主食,還會輔以花生米和小螃蟹,均衡的營養能夠保障它們健康成長。”遼寧省鶴類種源繁育基地站長於長斌說。

每年4月至10月,是丹頂鶴人工繁育的關鍵時期。“技術人員需要時刻守在保護站,每隔兩小時就要進行人工翻蛋、通風、測溫、晾蛋等工作。”於長斌說。

遼寧省鶴類種源繁育基地成立於2012年,先後採用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以及自然繁殖與人工孵化相結合、異巢並卵等方式開展試驗研究,逐步提高丹頂鶴人工繁育成活率。2016年以來,基地已人工繁育丹頂鶴442只。

盤錦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一處重要補給地,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達數百萬只。其中,丹頂鶴的越冬種羣數量由2010年的5只增加到2023年的112只。

爲建立丹頂鶴不遷徙種羣和野外種羣復壯,從2021年起,盤錦開展丹頂鶴的野化放歸工作。每天上午8點和下午2點,丹頂鶴野化基地的工作人員都會打開籠門,張開雙臂一路小跑,把人工飼養的丹頂鶴“趕”向天空。

“這樣的訓練,目的是培養丹頂鶴的飛翔和野外覓食能力。”於長斌介紹,目前基地已野化放歸丹頂鶴140只,累計監測到野外築巢、孵化的丹頂鶴22對,成活雛鶴35只。據觀測統計,2024年春季盤錦丹頂鶴野生種羣數量達到808只。

通過多年的保護管理,盤錦溼地生態環境逐漸向好,生物多樣性恢復成效顯著。目前在此棲息的各類野生動物多達494種。“盤錦還是全球黑嘴鷗最大種羣的繁殖地、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重要產仔地。”劉野介紹,黑嘴鷗繁殖種羣由1992年的1200餘隻增加到2023年的1.1萬餘隻,西太平洋斑海豹由2000年的幾十只增加到2024年的393只。

遼河口溼地是全球溫帶濱海溼地生態系統最完整的溼地之一。當前,以遼河口溼地爲主體的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區以河口溼地和近海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爲目標,將典型河口溼地生態系統、鳥類棲息地、西太平洋斑海豹產仔地等划進國家公園範圍。”盤錦市林業和溼地保護管理局局長侯軍說。

依託豐富、獨特的溼地資源,高質量發展生態產業

站在遼寧盤錦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的瞭望塔上眺望,向海一側是濃烈如火的紅海灘,向陸一側則是一幅壯觀的稻田畫,不少遊客在棧道上拍照打卡,體驗小火車、高空自行車等遊玩項目。

“我們將稻田開發成旅遊風景,使之成爲紅海灘旅遊的一部分。”紅海灘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輝說,隨着遊客數量增多,附近村民有的在景區工作,有的經營起農家樂,日子越過越好。

二界溝開海節、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紅海灘國際馬拉松賽……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遊客紛至沓來。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盤錦市接待旅遊者人數2716.8萬人次,同比增長64.5%;實現旅遊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13.3%。

依託豐富、獨特的溼地資源,盤錦積極推進生態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盤錦積葭生態板業公司的生產車間,蘆葦秸稈經過粉碎、碾壓、裁板、拋光等一系列工序,變成了一塊塊傢俱板材,銷往全國各地。

爲實現蘆葦資源化利用,被碾碎的蘆葦還被加工成菌棒,培育出品種各異的蘑菇。“與木屑相比,蘆葦的木質素、纖維素、糖分含量更高,是做菌棒的好原料。”嘉潤禾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紅說。

國家公園是科普教育和生態體驗的重要場所。“在這裡棲息繁衍的鷺鳥品種,不僅有白鷺、夜鷺,還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遼河國家溼地公園鳥樂園裡,講解員正在爲遊客們介紹園區對鷺鳥的保護情況。

鼎翔生態旅遊公司經理李林告訴記者,鳥樂園的主要功能是溼地科普,目的是讓遊客樹立保護溼地和野生動物的意識。

盤錦積極開展科普宣教活動。“在世界溼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節點,我們組織動員全市各行各業、志願者等參加全民淨灘、觀鳥知鳥、溼地體驗等系列科普宣教活動,帶動約46萬人次參與。”劉野說。

侯軍表示,將繼續加強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區的巡護保護、生態恢復、社區協調發展和科普宣教工作,爭取把遼河口國家公園建成我國陸海統籌保護的典範,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0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