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生機盎然 村莊面貌一新

本報記者 賀林平

在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珠江村口,一棵巨大的古榕樹矗立在珠江涌邊,古幹虯枝,樹冠如雲。

不久前,珠江村舊村改造項目施工至此。如何保護好古樹名木,成了市政園林部門、規劃施工團隊和當地村民共同掛心的問題。

據測算,這株古榕樹樹齡已有204年。“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是我們村的‘活地標’。”有村民說。

中交四航局黃埔區下沙社區珠江村舊村改造項目施工負責人王盼說,“規劃上的難點在於,古樹緊靠改造項目5號地塊的東南角,5號地塊基坑最大開挖深度達15.3米,給古樹保護帶來挑戰。”

爲了保證古榕樹的生長空間,項目團隊對規劃設計方案進行了調整,地塊地下室的邊線以古榕樹冠幅外10米爲控制範圍,爲古樹“讓道”。“開工前,我們梳理施工線路、優化施工方案、改進工藝工法、搭建立體保護區,力求實現原址就地保護。”王盼表示。

開工後,如何防止古樹保護範圍內的水土流失及土壤污染,成爲施工團隊面臨的首要挑戰。地塊地下室垂直施工線距離古樹最近處僅有15米,加之古樹附近地質結構複雜,稍有不慎就會給古樹生長的土質造成影響。“如果按照傳統方式開挖,容易造成古樹保護範圍內的水土流向基坑,還可能因爲施工排水侵入古樹保護範圍,影響古樹根系生長。”王盼解釋。爲此,團隊反覆研究,最終確定了“先穩根基,再淨排水”的方案——先在古樹周邊基坑築起一道鋼筋混凝土的“銅牆鐵壁”,穩住古樹根基;再設置環形排水溝,將排水彙集至沉澱池,防止外溢,待處理轉化爲淨水後,再實現循環利用。

建築方案優化了,技術手段也要跟上。施工團隊發現,古樹南北側分枝內部早年已經存在部分腐爛,整體長勢欠佳。中交四航局項目部專門跑到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請來園林專家會診。“不僅施工期間要保護好古樹,還要爲古樹營造更健康的生長環境。”項目部黨支部書記楊東說。

項目部成立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們向園林專家“取經”,委託專業團隊引入環保型彈性樹洞修補技術,採用新型材料修復樹幹空洞,防止病蟲害發生。還通過氣根牽引技術,在PVC管內填充營養基質土,將古樹氣根引入土壤中,讓根系可以定向生長。在科技助力下,這棵古榕樹越發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楊東表示,項目後續還將圍繞古榕樹建設古樹廣場,串聯當地歷史文物點形成慢行廊道,在提升鄉村面貌的同時留住鄉愁。隨着珠江村這座600年古村的美麗蝶變,一幅嶺南水鄉新畫卷也在村民們的憧憬中鋪展開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3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