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食品包裝也需要“適老版”

郭元鵬

73歲的張大爺去超市購物必須帶老花鏡。張大爺介紹,有好幾次,他都因爲看不清貨物標籤上的字跡,向超市工作人員或其他顧客求助。“並不是大包裝的商品標識文字就大,有些商品雖然體積大,但標識文字可能比小包裝商品還要小”,張大爺話語裡透露幾分無奈。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但有些商品的包裝設計卻沒有考慮到銀髮族的需要與便利。比如,去超市購買食品時,老年人們往往面臨着生產日期難找、標籤字小被遮擋等問題,給他們帶來了不便。有些食品本就巴掌大小,標籤上配料表、廠商、批號等各種信息,小小的字體擠在一起能有好幾百字。很多老人表示:配料表是不會看的,因爲看也看不懂,就想看看什麼時間生產的,保質期多久。但很多時候,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需要放大鏡才能看清楚。

食品外包裝上的標籤是它的“身份證”,所記載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成分等信息,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一個重要依據。相關信息標註得清晰、準確,消費者購買、食用時才能心裡有底。

打造對老人友好的購物環境,更需要注意“細節友好”,生產日期要讓老人“也能看得清”。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進一步規範食品標籤,統一標註方式,讓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能夠找得到、看得清。

首先,生產日期的位置應該更加明顯。目前,有些食品的生產日期標註在包裝袋的底部或者背面,甚至被其他標籤遮擋,導致老年人需要費勁地去尋找。相關部門可以考慮出臺規定,要求生產日期統一標註在包裝袋的正面或者上部等醒目位置,以便老年人能夠輕鬆找到。

其次,生產日期的字體應該更加清晰。目前,不少食品的生產日期,採用的是“短點式樣的字體”,別說是老年人,就是年輕人看起來都費勁。很多老年人因爲年齡增長,視力減弱,需要藉助老花鏡才能看清小字。因此,生產日期的字體應該放大,並且採用清晰易讀的字體,讓老年人不再需要費勁地去辨認。

另外,生產日期的標註方式也應該更加統一。當前,不同品牌的食品生產日期標註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年月日,有的是月日年,有的甚至是使用農曆。這種混亂的標註方式不僅給老年人帶來了困擾,也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成本。

此外,超市也應該在佈局上考慮到老年人的購物需求。可以在商品陳列處設置放大鏡或者提供放大鏡的服務,幫助老年人更加方便地查看生產日期。總的來說,生產日期的標註方式需要更加註重老年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