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緝慈|行業“內卷”壓力下,出海能解決問題嗎

半個月前,我得知佛陶集團破產,同時看到優凱科技的董事長的文章“悲壯的不出海就出局”,就開始醞釀寫此文,對行業“內卷”和企業出海抒發己見。

一、關於行業“內卷”

網絡詞彙“內卷”用到行業上比喻同行競爭異常激烈的狀態。劉文強等專家在澎湃新聞上發文對中國產業內卷化傾向成因及應對策略做過系統分析;黃益平和張維迎教授批評了企業拿着政府的補貼“卷”的現象。產業經濟學劉志彪教授等在學術論文中探討了“內卷式”的發生機制和破解對策、何志毅團隊用數據庫揭示中國需要在諸多產業中涌現更多的領軍企業。此外,行業專家和企業領軍人物對本行業“內卷”的熱烈討論有兩派聲音。一派說行業“內卷”是必然,有實力的企業會脫穎而出,因此要擁抱“內卷”,參與“內卷”;另一派則明確反對不合規的無序競爭,呼籲儘早走出行業“內卷”。我認爲“內卷”出巨頭是有道理的。基於多年對產業集羣的研究,我認爲社會上對產業集中和產業集羣的認知混淆,導致行業治理不力,是產業“內卷”的原因之一。

舶來語“產業集羣”的本意是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可是在園區建設中曾被利用,誤作房地產開發的由頭。我曾以腳踏自行車行業爲例,說明產業園區過多過散不利於一些部門的產業集中度提高和創新型企業形成;園區建設過熱是產業過度分散的痼疾。我還建議必須適當提高自行車產業的產業集中度。浙江省長興縣在電動自行車井噴時代,曾經“一哄而上”了近200家鉛酸蓄電池企業,被稱爲“電池產業集羣”。2005年爆發“血鉛事件”,中央下令整治。我曾應邀帶領團隊前往調研並提出整治的政策建議,建議之一是提高產業集中度,並認爲那種低小散的鉛酸蓄電池產業分佈形態不應稱爲產業集羣。

1、影響行業“內卷”的產業集中度

產業集中度又稱爲行業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或市場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常用CRn表示頭部N家企業所佔市場份額。三十多年前,日本學者太田一郎在研究中小企業時提出,那些使用大型設備而需要鉅額投資的、生產大型產品和成套設備的、大批量生產單一品種產品的行業是集中型產業,產業集中度高,適合大企業經營;而那些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消費品產業、爲大企業加工和生產零部件的產業往往適合小企業經營,屬於分散型產業。運費高、庫存費高或銷售波動會使存在規模經濟的集中型產業分散化。相對來說,上游產業往往產業集中度高,下游加工業往往產業集中度低。這種分類可做參考,但不完善。

中國的鋼鐵產業、陶瓷產業、水泥產業、紡織產業、環保產業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內卷現象,其產業集中度都比發達國家低很多。例如,中國環保行業的CR10(前10家企業市場佔有率)不足30%,而歐美髮達國家的環保行業CR10普遍在50%以上。

產業集中度低是困擾中國鋼鐵產業數十年的問題,多次兼併重組之後仍未解決,2023年CR10爲51%。在中國,存在同質化競爭的鋼鐵企業在同一個地方聚集,被作爲鋼鐵產業集羣而促進發展,這種情況在世界上罕見。河北省唐山市有26個鋼鐵冶煉企業,分屬21個鋼鐵企業集團,遷安、豐南等縣可能有鋼鐵產業集羣的這種情況,需要進行集羣治理。儘管世界上也有鋼鐵產業集羣的提法,例如印度,但是與中國不同。印度圍繞作爲“錨“的主要的鋼鐵生產單元(anchor primary steel unit)而建兩類鋼鐵產業集羣,即(1)輔助和下游集羣(2)增值鋼集羣(Ancillary and Downstream cluster and Value-Added steel clusters)。

2、 產業集中度是集中型產業成熟的指標

多年來,中國對提高產業集中度不夠重視,表明中國的很多集中型產業還不夠成熟,脫穎而出的世界一流企業較少。在新行業發展初期,出現大量中小企業,分散市場份額,產業集中度低是必然的。

機器人行業“內卷”嚴重反映該產業還不成熟。根據企查查的數據,製造業中的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爲5.86萬家。澎湃科技的一文用“走火入魔”來形容機器人行業的“內卷”現象,其中,人形機器人產業仍處於百花爭鳴的尋求應用場景階段,其“內卷”可以使技術加快成熟。最卷的領域是協作機器人產業,既有發那科、ABB、安川、庫卡等工業機器人巨頭和銷量超過50000臺的一批外資企業,又有很多國內企業新秀,產品同質化明顯,供應商價格戰正酣。

相對來說,家電產業似乎不那麼“卷”,是因爲產業集中度高。根據何志毅團隊的研究,家用電器產業是中國在全球各個產業中實力最強的產業,62家家電上市公司的平均銷售利潤率和資產回報率比全球202家家電上市公司都高。另據報道,很多頭部家電廠商已經將“內卷”和惡戰變成洗牌和重構市場的機會。創新型的家電領先企業正在展開先發性佈局,應對未來市場的變化和挑戰。

3、領軍企業會在產業集羣中被“卷”出來

在中國,地理集中(geographic concentration)的概念常常與產業集中相混淆。美國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有大量篇幅論述產業的地理集中,說明地理集中造成的競爭壓力可以提高國內其他競爭者的創新能力。波特的地理集中概念類似於我們通常說的地理集聚或產業集羣,而不是產業集中。

對於成熟的產業來說,產業集中和地理集聚其實是相關的,因爲產業的領軍企業往往會在相關企業地理集聚的地方被“卷“出來。例如,佛山市順德區的家電產業集羣起步於鄉鎮企業繁衍時期,當時的領軍企業是美的集團。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大量家電企業入局,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現在,順德區有3000多家家電相關企業,僅北滘鎮的規模以上家電企業就有近200家。美的、海信科龍、格蘭仕、萬和等領軍企業不斷壯大,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小熊、雲米、德爾瑪等新銳企業保持超高速增長。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完善的產業生態,來自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面的努力。在陳村鎮和樂從鎮等活躍着很多爲某些家電配套的中小型不鏽鋼企業。不鏽鋼屬於鋼鐵產業的下游部門,以中小企業爲主是正常現象。

二、擺脫“國內卷完國外卷”的困局

舒米茨(H. Schmitz)主編《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論述了發展中國家企業的升級問題,談及race to the bottom(逐底競爭)是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主要危險。2004年浙江省永康市的滑板車企業競相壓價而導致沃爾瑪上億美元訂單流失;中國摩托車在東南亞的佔有率十幾年前曾經達到80%,後來幾乎銷聲匿跡。中國企業之間在國內外逐底競爭,“國內卷完國外卷”的低端道路是行不通的。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必須行業自律。現在永康市1000多家五金相關的規模以上企業中涌現出多個龍頭企業。在順德和永康等製造業強的市鎮,都打造了區域品牌,而且有多個很強的行業協會,積累了行業治理的不少經驗。

近年來,在產業“內卷”的壓力下,一些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相繼組織企業出國進行業務考察,尋找商業機會。企業出海成功的關鍵是實施差異化戰略和持續創新。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中強調了母國基地對企業的重要性,那些能夠在一國之內脫穎而出的企業必然會成爲國際競爭中的贏家。他寫道,基地的定義包含企業在此制定競爭戰略、發展核心產品和生產流程、研究關鍵技術;基地是企業在母國整合優勢並向全球發展的舞臺。

傳音控股是從山寨手機慘烈競爭中“卷”出來的一家深圳企業。2006年,深圳華強北山寨手機盛行,傳音控股轉戰非洲,開發出針對非洲市場的具有強電池壽命、深色皮膚優化攝像頭等功能的手機。它憑藉前瞻的企業戰略佈局和持續的創新投入,在全球新興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高。它的母國基地是深圳的網絡與通信產業集羣,這一點必須得以強調。

關於擺脫“國內卷完國外卷”的困局,封凱棟教授在澎湃新聞上從國家創新體系的高度提出,需要國家的積極作爲,需要企業集體行動,以此形成以中國爲中心的活躍的創新生態,這是中國企業進行工業能力輸出的競爭力基底。

這是個宏大的願景,恐怕需要中國幾代人的持續努力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Schmitz H. (ed.) 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 Issues of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04.

[日]太田一郎. 現代中小企業的活力與新生[M].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1.

[美]邁克爾.波特. 國家競爭優勢[M]. 華夏出版社. 2002.

來源:王緝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