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棟代表——特色產業增收富民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拓寬農民增收致富路的有效方法,對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鄉村振興是爲了讓村民生活更美好,特色產業發展的目標是讓羣衆的錢袋子‘鼓起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國棟介紹,互助縣擁有厚實的農業基礎,耕地面積佔青海省的八分之一。近年來,互助縣因地制宜培育以鄉村旅遊爲主的特色旅遊業、以供港蔬菜爲主的高原冷涼蔬菜種植業、以土族盤繡爲主的民族手工業、以青稞酒釀造爲主的青稞產業等特色產業,帶動全縣農牧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收入持續增加。

王國棟代表介紹,2023年,互助縣接待遊客35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7億元,鄉村旅遊接待遊客141.2萬人次,實現收入7.08億元;輸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45萬噸,銷售額達17億元;各類盤繡產品銷售收益達2127萬元,土族盤繡入選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典型案例;青稞酒原酒產量1.65萬噸,產值達7.02億元。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5983元。

“不過,互助縣現有產業結構較爲單一、產品開發深度不夠,產業帶動能力比較有限。此外,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競爭力較弱,就業渠道窄、就業不充分、就業質量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王國棟代表說。

王國棟代表表示,今年互助縣將立足本地優勢,圍繞特色產業,在搭建產業發展平臺、培育支柱產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等方面下功夫,爲產業發展做好謀劃、爲農民致富找準門路,讓鄉村特色產業“活下來”、產品“走出去”、農民“富起來”。 (經濟日報記者 王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