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躍:建立自主評價體系,保障我國科技安全
來源:環球時報
今年是美國學者加菲爾德提出“科學引文索引(SCI)”理念六十週年。在他創辦的公司科學信息研究所(ISI)推動下,SCI及其各種衍生品已經成爲今日文獻計量學的世界主流工具和商業化產品。需要注意到,SCI同時催生出一些科研學術亂象,我們必須對此進行反思,防止學術評價和科學活動在SCI及其“指標商品”的催化下變異。鑑於此,支持並發展自主的科技評價體系及其相關技術和支撐知識系統,已經刻不容緩。
所謂SCI,指的是通過文章的被引用次數對期刊和學者進行“量化”分析。最著名的SCI產品就是ISI的“影響因子”,它反映了在一份雜誌所發表論文的平均引用信息。最初,從無到有,這些信息對期刊和學者是有益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很少出現由期刊的影響因子評論其論文質量,或者以論文的被引用次數評價其作者水平的現象。然而,那之後,當SCI被國內一些高校採用併成爲學術期刊甚至學者水平的主要指標後,先是一些學術投機行爲滋生,後是SCI被另一些國家熱捧,許多SCI指標公司相繼出現,一些出版或學術團體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指標產品”,加上大學排名機構、科技獵頭公司,還有近來形形色色的“論文工廠”“排名作坊”“論文中介”“論文保錄”等“服務”公司,使論文發表的國際生態陷入商業“壟斷”的危境,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誘發大量沒什麼價值的“學術假文”和“水文”。對我們而言,一個直接結果就是用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和經費把論文放進了別人的數據庫,再用更多的經費把論文從別人的數據庫裡拿出來。
筆者有着近30年的科技期刊工作經驗,一個切身感受是:如果不發展自主的科技論文評價體系,我們面臨的將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會是後續的科技發展,特別是以大模型爲代表的智能科技的發展會面臨“無米之炊”的危險境地。原因很簡單,在知識自動化的人工智能時代,科技論文將是科技發展的“糧食”,它們會“餵養”各種各樣針對具體問題的人工智能業務大模型。可以說,這些模型的構建、演化、提高、治理和應用,離不開無數的科技論文。毫無疑問,今天的學術期刊會是生產和收穫各種各樣“AI糧食”的“農田”。我們必須以新的視角、新的思維重新審視科技論文、科技期刊、人類科技共同體及其科技生態。
近期圍繞SCI發生的一起事件,值得我們警惕。著名的開源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期刊《eLife》採取“不拒稿”的創新出版方式後,某學術“指標商品”公司日前宣佈將取消其影響因子。“不拒稿”,即所有經過同行評審的文章,《eLife》都不會作出接收或拒稿的決定,而是直接發佈在其網站上。一個期刊這樣的行爲不符合一傢俬企的商品要求,後者自然有其評論權力,但憑藉自身在科技評價體系中的實質性“壟斷”地位,加以變相打壓的處理方式,令我們意識到科技評價體系衍生的巨大經濟利益和很可能相伴而來的商業化學術投機腐敗。
我們更應進一步思考:如果繼續在他國“指標商品”這樣的科技“農田”裡生產我們自己的科技“糧食”,那麼我們的科技安全如何得到保障?顯然,我國應該發展自己的科技評價體系,引導自己的學術期刊和學者,讓自己的“糧食”種在自己的科技“農田”裡,在保障自身科技安全的基礎上,繼續造福全人類的科技發展。
事實上,一些西方出版商和學術“指標商品”企業也分享到了中國科技快速發展的紅利,然而,它們並沒有將其利潤部分合理地用於其產品質量的提高和服務的改善,促進學術共同體的發展。許多一線的普通西方學者反映,由於學術“指標產品”的引導,他們幾乎陷於難以寫論文、難以辦學刊的程度。這顯然不是一種健康的學術生態。
希望我們可以擁有自己的科技評價體系,讓SCI成爲SCE++:Slow(慢、靜下心來),Casual(漫、去除功利),Enjoying(愉悅、享受)、Elegant(格調、口味)、Easy(輕鬆、簡潔)……讓我們SCE++般地從事科研,維護人類的尊嚴,推動人類的福祉。(作者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