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天然獨不是臺灣青壯世代的宿命
社評
2014年「太陽花運動」翻轉檯灣藍、綠政治板塊,藍營失去青壯世代的認同,綠營成爲臺灣社會多數,近三次總統選舉,藍始終無法扭轉頹勢,國民黨的中國印記似乎是選戰中的票房毒藥。蔡政府企圖以「天然獨」概念固化青壯世代的臺灣認同,使之成爲民進黨選舉時的鐵票部隊,助勢民進黨政權長期化。
沒有歷史悲情 務實看大陸
蔡英文眼中之「天然獨」的「中國是中國、臺灣是臺灣」認知,異於歷經白色恐怖的「老臺獨」,亦與青壯世代的「中國認知」未必相同。青壯世代拒絕北京的「一箇中國」,但不帶有歷史悲情,並不敵視「中國」,亦不在意臺灣獨立建國與否,對兩岸關係態度開放,不必然接受民進黨宣傳操控,或臺獨政治洗腦,較能以務實的態度看大陸、看臺灣,折射出不是非「統」即「獨」的兩岸關係。
蔡英文上臺之初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曾言,讓兩岸青年都能實地觀察彼此,對於年輕人在思考兩岸問題,會有很好的幫助,「鼓勵雙方年輕人交流,是領導人應該有的態度」。但8年過去,兩岸不僅觀光客受阻,陸生來臺就學及兩岸文教交流亦難獲民進黨政府支持。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言行不一,無視民間交流中斷對臺海和平的負面影響。
然而,政治阻不斷兩岸社會的交互影響,兩岸關係不睦,臺灣青壯年仍不排斥到大陸就學、就業。臺灣青壯世代絕非如《華盛頓郵報》專文所言,「是中國的噩夢,也正成爲中國失去的一代。」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2022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指出,大陸佔比37.5%,居首位,遠高於美國、東南亞及日、韓,受「去中國化」教育的臺灣新世代並未停下去中國的腳步。
有中國版IG之稱的「小紅書」、「抖音」(TikTok)在年輕族羣中廣爲使用,成爲當代中國文化進入臺灣的載體,民進黨政府的「本土化」無力將之拒於門外,中國抖音神曲「科目三」從大陸紅到臺灣,成爲最熱門的短影音哏,多數年輕人不認爲這是「舞統臺灣」,更不是中共的統戰,而是「兩岸同文同種」的文化磁吸效應。大陸的「語彙」藉社羣媒體融入臺灣的日常,習慣大陸用語的臺灣年輕人不再以藍綠分斷彼此,無怪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稱兩岸「文化共源」。
兩岸透過文化的越境將有助於相互理解,使彼此對不同的近代歷史及政治文化下所採取的行爲,產生理解後的同情,而此種情感上的共鳴,爲兩岸解消歧見、攜手和解創造契機。民調顯示多數年輕人不想打仗,不希望臺灣成爲烏克蘭第二。賴清德在選戰中,不再推銷「芒果乾」(亡國感),因爲青壯世代要的是「和平」,不願爲臺獨扮「黑熊」奔向戰場。
臺獨黨綱翻頁 爲何不凍獨
「天然獨」不是臺灣青壯世代被形塑的政治宿命,標榜「天然獨」是創黨基因(DNA)的「時代力量」泡沬化可爲例證,反映「天然獨」的世代落差。「後天然獨」應運而生,渠等仍以臺灣人自居,但在臺灣的政治中,不排斥具有中國符碼的中華民國,且將其與臺灣意識兼容幷蓄,對執政不力的民進黨感到失望,獨派的「追求臺灣國家地位正常化」訴求難以受到年輕選民的青睞,民進黨在立法院失去多數,4成得票的賴清德淪爲「少數總統」。
大選後,民進黨與大陸政治學界對話初登場,吳峻鋕主任表示,「《臺獨黨綱》已是歷史文件,實質由1999年《臺灣前途決議文》取代,併成爲全黨共識」。《臺獨黨綱》既成「歷史文件」,不再引導民進黨政治實踐,何不爲順應民意對兩岸和平的想望,放棄或凍結《臺獨黨綱》,回到以《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爲依歸的「一箇中國」,莫再以「臺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偷渡獨派的政治想像,否則「兩岸執政黨展開良性對話」無異是緣木求魚。
兩岸敵意螺旋上升,最終若失去臺海和平即難以「維持現狀」。臺青不等於「天然獨」,2020年9月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臺灣年輕族羣認同「維持現狀」高於偏獨。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曾言,「臺灣人不一定就是天然獨」,應非虛言,「獨」並非天然,而是在國際及兩岸局勢交互影響下的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