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大閘蟹恐危害生態 漁業署:做好「防逃脫」即可

▲肥美的大閘蟹是老饕最愛,但在臺灣養殖外來種可能引發生態危機

記者陳佳雯臺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邱文彥16日舉行記者會表示,大閘蟹非臺灣原生種,引進臺灣養殖可能造成物種危機,如過去引進福壽螺,雖有短期獲利,一旦蔓延,將造成更大經濟損失漁業署副署長蔡日曜迴應,已陸續舉辦大閘蟹養殖設施、防逃講習,避免大閘蟹養殖產業危害生態。

邱文彥說,不會阻止地方產業發展,但部分養殖區準備試辦「蟹稻共生」,在稻田中養殖大閘蟹,可能對物種造成更大危害,若要發展大閘蟹養殖,政府應有完整配套。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表示,大閘蟹是惡名昭彰的外來入侵生物,造成嚴重經濟、生態損失,因此臺灣並不適合養殖大閘蟹,一旦在野外有穩定族羣,將危害臺灣原生動物植物,也可能導致臺灣毛蟹滅絕,或發生棄養潮。

漁業署副署長蔡日曜表示,大閘蟹產業從民國96年開始進來,由於養成率不高,一般養殖戶應不會棄養,也會做好防逃措施,漁業署也從去年開始陸續舉辦養殖設施、防逃講習,未來也會積極進行相關配套教育宣導,政府有責任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間求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