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防控農村中小銀行風險

農村中小銀行是我國中小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要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同時,嚴格中小金融機構准入標準和監管要求。做好農村中小銀行嚴監管、防風險工作,對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農村金融穩健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農村中小銀行是涉農金融服務的主力軍。與大型銀行相比,“支農支小”是農村中小銀行的重要使命。放眼整個農村金融市場,農村中小銀行服務重心距離田間地頭最近,又與涉農小微經營主體緊密相連。可以說鄉村振興少不了農村中小銀行這股金融力量。截至2023年末,農村中小銀行總資產爲55萬億元,佔銀行業總資產14%;超過70%的法人機構和網點在縣域。由此可見,農村中小銀行金融服務觸角在延伸,服務範圍基本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

村鎮銀行、農商銀行等農村中小銀行處在銀行體系的“神經末梢”,儘管在銀行業中佔據數量優勢,但同時也面臨“量多質弱”的挑戰。隨着經濟發展壯大,包括內控制度薄弱、盈利能力不強等在內的風險集聚矛盾逐漸暴露。前些年,個別中小銀行的風險暴露是對金融行業的一次警示,這也時刻提醒有關部門,假如不及時發現並處置高風險機構,其風險傳導將對金融市場產生嚴重影響。因此,農村中小銀行改革化險不但沒有完成時,而且要不斷防範、反覆提及,容不得有半點鬆懈。

化解農村中小銀行風險要深化體制改革,精準聚焦銀行內部風險隱患。2023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從資本充足率、股權結構等監管指標上強化風險監管,促使農村中小銀行按下了改革重組“快進鍵”。據不完全統計,約30家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或市場化退出,或因吸收合併而解散,其中村鎮銀行佔據多數。此外,監管部門提出的“一省一策”加快農信社改革也爲各地指明瞭方向。這些舉措進一步暢通了農村中小銀行發展機制,也爲其築牢風險底線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化解農村中小銀行風險,金融監管要抓住“牛鼻子”,形成多方聯動效應。農村中小銀行由於自身“造血”能力弱,隨着大行下沉淨息差持續縮窄,這使得銀行機體抗風險能力變弱。金融監管部門要引導農村中小銀行重塑經營管理機制,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增強風險抵補能力。在此基礎上,金融監管部門還要多方聯動,強化對重點領域、關鍵人、關鍵崗位的管理,通過切斷金融領域風險交叉點、連接點,以點帶面加速推進金融監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織牢織密防範風險保障網。

總的來看,經過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高強度監管後,農村中小銀行金融風險已經得到大幅改善,高風險農村中小銀行在中小銀行體系中佔比逐漸減少,農村金融環境得到充分淨化。接下來,金融監管部門還應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原則,做到“治已病”和“治未病”相結合,妥善防控農村中小銀行金融風險。(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