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膜花生混充脫殼進口 衝擊本產價格
全國落花生產業協會理事長丁明貴拿着進口脫膜花生,要求政府應禁止脫膜花生進口,否則就應調整和帶膜花生的進口比例。(許素惠攝)
國產帶殼落花生和脫殼落花生重量換算比例是2比1,但進口卻1.5比1,農民認爲進口換算標準太寬,要求提高到和國內一樣。(許素惠攝)
國產花生生產成本比國外高,造成許多加工業者選擇價格低的進口花生爲原料。(許素惠攝)
在WTO架構下,臺灣每年進口帶殼與脫殼花生各約5235公噸,但有業者以脫膜混充帶膜進口,因供貨及價格穩定衝擊國產,農民要求禁止脫膜進口,否則就應調整帶、脫膜換算比例,並調高進口花生醬關稅。
全國落花生產業協會理事長丁明貴指出,花生是敏感作物,所以目前每年進口配額是帶、脫殼各5235公噸,帶、脫殼重量換算是1.5比1,然而有不少業者遊走在規定邊緣,以脫膜混充帶膜進口,由於帶、脫膜比爲1比0.8,非但實際進口重量增加,也引發食安疑慮,進口價格低更衝擊國產花生。
丁明貴表示,進口脫殼花生每公斤85至90元,國產110元以上,加上進口供貨及價格相對穩定,高達9成花生罐頭加工業者都以進口爲原料,壓縮了國產價格,且國外保存期限通常在出口時才標印,先前到底庫存了多久,臺灣端根本不知道,是否產生黃麴毒素,讓人憂慮,WTO談判時並未提到脫膜可進口,所以政府應禁止,否則就要調整帶、脫膜的換算比例。
立委劉建國說,現行脫膜花生被歸類爲脫殼之列,所以也在每年5235公噸的進口配額內,將請農委會再和農民溝通,從帶、脫膜比例進行調整,保護國產花生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