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女教師命案/傷痛10年 女教師夫:臺灣司法對被害人無情

更四審宣判當天,張介能帶着愛妻的「花布包」現身,包包不僅是兇嫌搶劫的證據,也是張與愛妻的連結。記者劉學聖/攝影

「十年了,時間也許會減輕傷痛,但不會讓疤痕痊癒;透過學佛修心來說服自己原諒兇手,但實際做了才知道很難。」張介能頂着憂鬱、躁鬱等身心症狀與殺妻兇嫌纏鬥官司十年,等到的竟是從死刑改判無期徒刑,他激動地說「臺灣司法對加害人竟如此寬厚,對被害人卻是如此無情」。

張介能是大學電機系教授,在高中教授地球科學的妻子陳月妹爲了抗癌提早退休,遇害前不久剛度過抗癌五週年、醫生宣佈抗癌成功。張介能猶記命案當天,他對着準備出門的妻子說「開車小心」,沒想最日常的一句話竟成了兩人最後對話,當晚他就含着淚對三名小孩說「我們家最艱困的時候就是現在」。

遭逢鉅變 「整整三年無法入睡」

「結褵多年的枕邊人突然不在了,我整整三年無法入睡。」張介能回憶,那段時間的晚上,一閉眼就想到與妻子相處的點點滴滴而無法入眠,只好開車追月亮,日出回校任教;每當走過住處附近的公園及人行道就想起妻子。

家裡也留有太多與妻子的共同回憶,張介能除了搬家遠離容易引起悲傷的場域,也積極投入妻子曾參加過的合唱團與抗癌志工工作。

張介能知道將面對漫長官司,每次開庭都是再次撕開逐漸癒合的傷疤,他把孩子趕出國,自己獨留臺灣與殺妻兇嫌在法庭纏鬥。他坦言,有段時間出現憂鬱、躁鬱等症狀,心理諮商師鼓勵他寫下對官司的想法、對妻子的思念。

自我療愈 寫下「月妹未了情」

張介能用日記記錄心情轉折,三年前出版「劇變之後─月妹未了情」一書,從家庭寫到司法,緬懷亡妻也抒發心情。他說,他寫文章,書中插畫由學設計的女兒負責,他寫到傷心處就飛到美國療傷,而創傷最深的女兒就在大太陽下作畫,父女相互鼓勵,走出悲痛。

陳月妹遇害當天攜帶的淡紅色「花布包」是命案證物也是張介能與愛妻的最後連結,他每次出庭都帶着「花布包」到場。他說,夫妻原本約好要到冰島、加拿大旅遊,這幾年他帶着「花布包」出遊,彷彿愛妻就在身旁陪他一起看遍世界。

「人生就是不斷的放下,但遺憾的是,我沒能好好地和妻子道別。」張介能跟妻子結婚卅五年,一家五口約好要拍全家福,怎料在約定前二個月一夕驟變。記者在母親節當天訪問張介能,他強忍淚水說「母親節本應是開心的日子,但對我們家而言,卻是不願提起的日子。」

官司十年,沒盼到兇嫌伏法,張介能無奈又無助。他說,得知法院改判無期徒刑那一刻,他才發現內心的憤怒還沒根除,十年來十多次開庭,被告每句辯詞都像凌遲,「我真的已經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