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新路徑,五家大行行長共議ESG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已成爲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準,金融機構的ESG實踐現狀如何?面對怎樣的挑戰?未來如何進一步建設可持續發展金融機構?在10月16日至18日舉行的2024ESG全球領導者大會上,圍繞上述議題,工行、農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五家大行行長共同探討,展現中國銀行業在ESG領域的實踐和未來規劃。

金融行業的ESG實踐與挑戰

在大會上,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毅、交通銀行行長張寶江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了各自機構在ESG方面的實踐和麪臨的挑戰。

去年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綠色金融位列其中。過去一年,五家國有行以綠色金融爲抓手,積極探索ESG。張毅強調,建設銀行將ESG全面融入發展戰略、經營管理和企業文化,以“五篇大文章”的先行探索爲重要抓手,致力於成爲全球領先的可持續發展銀行。

“創新推進ESG的風險管理,將ESG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自主構建氣候風險壓力測試體系,開展10個碳密集行業的氣候轉型風險的壓力測試。在業內,率先上線使用全量對公客戶的ESG評級工具,以實現對上百萬企業客戶的精細化評級,將ESG要素納入客戶信用評級,推動ESG風險管理融入投融資的業務全流程。”張毅表示。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王志恆表示,近年來,農業銀行以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爲目標,逐步完善ESG治理體系,積極服務鄉村振興和實體經濟,突出三農普惠、綠色金融和數字經營三大戰略,持續推進ESG理念與業務經營的深度融合,服務廣泛的利益相關方,努力構建具有較高治理、戰略、管理和披露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強行。“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並呼籲企業應全面深化管理體系建設,完善可持續發展治理體系。”王志恆指出。

談及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劉建軍表示,長期以來,郵儲銀行堅持把ESG理念全面融入經營管理,從公司治理、政策制度、產品創新、金融科技、內控管理、能力建設等方面,在服務可持續發展方面,積極開展探索和實踐。

張寶江則聚焦於銀行業對轉型金融的貢獻。他認爲,轉型金融是銀行業服務可持續發展的應有之義,並提出了銀行業在參與轉型金融標準制定、創新金融產品服務、服務企業開展碳覈算等方面的積極作爲。

儘管金融機構在ESG方面的實踐都取得一定進展,但當前仍面臨着不少挑戰,如民粹主義擡頭、反覺醒文化興起等。

“對全球ESG發展進行戰略性和整體性的再思考、再定位。”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劉珺在演講中指出,“信息不對稱所引發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是造成ESG爭議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這使得ESG概念泛化,滋生投機行爲、虛假披露等問題,‘漂綠’‘綠色通脹’等搭便車現象並不鮮見;另一方面,引發諸如強制勞動、政府補貼等爭議話題,造成基於虛假信息和錯誤信息的市場行爲變形和資源配置扭曲。”

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助力破解全球難題

在演講中,五位大行行長對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展望。他們認爲,可持續金融機構的建設,必將爲全球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金融機構應繼續深化ESG理念,以金融的擔當作爲,服務經濟社會,增進人民福祉。

“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就在於,始終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始終跟隨廣大客戶金融需求。”在張毅看來,可持續金融是基於科學治理體系的金融,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金融,是致力於增進社會民生福祉的金融,是開放並蓄、協作共贏的金融。

張寶江表示,目前銀行業在參與轉型金融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參與轉型金融標準制定。界定標準、爲轉型活動提供權威依據,是發展轉型金融的重要前提。二是創新金融產品服務。服務碳排放重點企業減排,是轉型金融的重中之重。三是服務企業開展碳覈算。開展碳覈算,並據此進行信息披露,是發展轉型金融的重要基礎。

劉建軍提出,在建設可持續金融機構的過程中,要堅持六個原則:一是運用系統觀念整體推進。二是遵守以義取利的商業邏輯。三是要堅持完善治理體系。四是堅守審慎穩健的主題。五是實施創新驅動。六是堅持以人爲本的管理理念。

金融機構深耕可持續金融,在各位大行行長看來,是利用金融力量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劉珺表示,雖然綠色發展已逐步成爲全球共識,但綠色壁壘,特別是貿易壁壘、技術壁壘、融資壁壘等仍高聳可見。例如,中國生產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車因滿足全球需求而具有競爭力,卻常被指責破壞競爭、產能過剩,並面臨貿易壁壘。這些行爲,無疑會對全球綠色轉型努力形成掣肘並樹立反面典型。

劉珺強調,對於這類矛盾或衝突,需要通過更公平的制度和相互信任的協商來解決,建立動態優化機制,更好平衡各方利益,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王志恆也認爲,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並強調企業應全面深化管理體系建設,完善可持續發展治理體系。同時,王志恆還強調,在全球可持續發展大趨勢下,ESG正成爲評估企業綜合價值與長期競爭力的國際通用語言,引領全球經濟更加綠色、包容、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