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iPSC產業化:中盛溯源打造細胞藥物研發“中國方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娜 合肥報道

近年來,人誘導多能幹細胞(hiPSC)作爲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新興技術得到廣泛關注,並在帕金森病、糖尿病等適應症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今年9月,專注於iPSC基礎研究與臨牀轉化的中盛溯源榮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這家公司的創辦者,正是hiPSC技術國際首創人之一的科學家俞君英。

向前追溯,俞君英在17年前登上《時代》雜誌年度人物榜。當時她還是湯姆森實驗室的一位助理科學家,一同登榜的還有美國科學家詹姆斯·湯姆森(James A. Thomson)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他們獲享盛譽主要源於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領域的貢獻。

“我們的出發點是將成熟的人類體細胞重新編程爲多能幹細胞。原以爲是十年甚至20年的課題,沒想到用差不多五年的努力就實現了。”回憶當時的經歷,中盛溯源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俞君英如此說,未有提及那段每天在實驗室工作十幾個小時的辛勞時光。

今年三季度以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國內多家科技創新企業,聽創業者和企業家們分享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考。

俞君英的講述讓記者有機會聆聽一位女科學家的創業心聲。她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涵蓋了從科技源頭創新到轉化爲產品和服務的整個鏈條。期待中國本土有更多真正的“大藥企”出現,持續提升我國創新藥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頂級期刊,第一作者

1996年7月,英國愛丁堡的羅斯林研究所迎來全世界第一隻克隆羊,人們以美國鄉村音樂歌手多莉·帕頓(Dolly Parton)的名字爲它命名。

“多莉羊”證明了成年體細胞通過細胞核移植技術可以被逆轉爲早期胚胎的初始狀態,從而發育成一個完整生物體的可能性。但從倫理角度,克隆技術通常涉及將一個細胞的核移植到一個去核的卵細胞中,以產生一個具有相同遺傳信息的新胚胎。

同時代的中國,北京大學生物系學生俞君英將博士申請材料寄往賓夕法尼亞大學,並在博士畢業後加盟湯姆森實驗室做研究助理,師從首次成功分離人類胚胎幹細胞的著名生物學家湯姆森。

俞君英希望找到成熟的人類體細胞重新編程爲多能幹細胞的路徑。這些細胞在功能上類似於胚胎幹細胞,但可以避開使用胚胎幹細胞的倫理爭議,爲疾病研究和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

2007年,俞君英作爲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的論文刊發在《科學》雜誌,介紹通過向皮膚細胞植入一組4個基因,培育出具備胚胎幹細胞功能的幹細胞,即iPSC。在生物學領域,iPSC能夠誘導分化形成從肌肉、肝臟到腦、心臟的不同組織和器官,因而有“萬能細胞”的稱號。

iPSC全稱爲誘導多能幹細胞,通過不同的轉導方法將影響重組編程的關鍵轉錄因子、RNA、蛋白導入或用特定小分子化合物處理成體細胞,使其“返老還童”回到胚胎幹細胞狀態,並能夠被誘導分化產生不同的細胞類型。這項技術的研究突破,標誌着科學家們可以在實驗室中模擬疾病的發展,測試新的治療方法,併爲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多利的“助產士”、英國科學家伊恩·威爾默特在一份聲明中如此評價俞君英、湯姆森和山中的貢獻:“我們現在可以設想這麼一個時代,即,能夠以一種簡單方式製造幹細胞,任何人身上的組織標本均能培育出任何組織器官。”

這便有了文首進入《時代》雜誌年度人物榜的往事。對於俞君英來說,這只是她推動iPSC技術產業化發展的開端。

回國創辦中盛溯源

2015年底,俞君英離開工作多年的Cellular Dynamics International公司回到中國,2016年在合肥創辦中盛溯源。

當時的合肥在很多人眼裡只是座普通的“二線城市”,俞君英看中的是合肥在生物學領域的人才優勢。一方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提供了生物學、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的高質量教育和研究平臺。另一方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等科研機構近年來通過與高校的緊密合作,也推動着生物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和技術創新。

“在實驗室裡作出研究成果,和將研究成果轉化爲產品。兩個的難度完全不是一樣的量級。”俞君英回國創業的初衷是讓中國患者受益於iPSC這項革命性技術,然而,創業之初的挑戰遠超出她的預期。

首先是人才。合肥在生物學基礎人才供給方面自有一定優勢,但企業不僅需要具備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領域的專業技能的業務人才,還需要在臨牀研究、質量管理、項目管理、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具有經驗的管理人才。

來自iPSC產業鏈上游的挑戰也不容忽視。比如,用於製造和培養iPSC所需的基礎物質和試劑缺乏,以及能夠支持大規模細胞培養和分化的生物反應器和相關設備供給也十分有限。

不僅如此,產業發展還亟需來自CRO和CMO等機構高質量的服務,以推進企業更有效地進行產品開發和商業化。

基於iPSC來源的細胞治療產品是生物醫學技術上的顛覆性創新,其發展前景已經得到海內外廣泛的認可與期待。與此同時,中盛溯源已圍繞iPSC核心技術,在抗炎修復、腫瘤免疫和再生醫學三大醫學方向上持續推進多類細胞藥物管線的研發。

截至當前,中盛溯源有三條產品管線進入註冊臨牀試驗階段,iPSC來源間充質樣細胞(iMSC)和iPSC來源自然殺傷細胞(iNK)治療產品爲國內首款獲批臨牀的iMSC和iNK細胞藥物。公司後續iPSC來源細胞藥物也將陸續申報IND進入臨牀試驗階段,持續探索iPSC來源細胞藥物的臨牀價值。

在中盛溯源A輪領投方之一的君聯資本團隊看來,創始團隊在科學上的深厚積累將推動更多產品管線進入臨牀試驗,並以更低的成本推動以臨牀需求爲導向的細胞治療快速上市。

“第一次和君聯團隊碰面後,我跟團隊講,我們想要的高級管理人員都在投資方。”俞君英謙虛地說,推動iPSC產業培育和發展需要各方聯動,她希望與各方開展細胞藥品開發合作,加速實現將iPSC技術進行臨牀轉化的目標。

孤兒病治療的“中國方案”

作爲人口大國,中國擁有龐大的心血管及腫瘤患者人羣,加之諸如帕金森病、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Ⅰ型糖尿病等非腫瘤性疾病尚無治癒方法,存在大量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亟待新興治療思路。

沙利文發佈《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藍皮書》指出,以CAR-T爲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已表現出優異的治療效果,實現商業化,爲細胞治療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iPSC可衍生爲各種成體細胞及組織的潛能使其可以應用於多個疾病領域,有望解決衆多複雜難治性疾病的臨牀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iPSC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和廣泛的應用潛力,在罕見疾病治療藥物研發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俞君英告訴記者,由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即使是發病率很低的罕見病,在絕對數量上也可能有相當多的患者,因此在醫學領域有“中國沒有‘孤兒病’”的說法。

這裡的“孤兒病”通常指的是罕見病,這些疾病由於患者數量相對較少,過往可能不會受到製藥公司和研究者的高度關注,導致研發新藥和治療方法的動力不足。

比如目前在iPSC的應用領域中,漸凍症是研究和潛在治療應用的一個重要方向。通過將漸凍症患者的皮膚細胞或其他細胞重編程爲iPSC,然後將這些iPSC分化爲運動神經元,研究人員可以在實驗室中創建疾病模型,以研究疾病的進展和測試新的治療方法。

記者在本次採訪中還問及中國藥企創新藥產品出海和BD交易,尤其是新藥License Out交易的話題。

“無論國家還是省級層面,政策的確一直提倡鼓勵創新藥。但另一方面,真正進入創新藥領域的資金仍十分有限。”俞君英告訴記者,創新藥研發投入大、週期長,企業長期發展需要持續有足夠資金投入新一輪研發。

通過與國際藥企的合作,中國創新藥企可以將其產品推向國際市場,擴大市場覆蓋範圍,提高產品的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但應避免的是,創新藥企因爲投資端和支付端的挑戰,將通過License Out交易作爲獲得資金用於研發活動和其他管線開發的被動之舉。

在俞君英看來,中國需要有更多真正的“大藥企”。只有這樣,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才能獲得足夠資金保障生存和發展,憑藉創新研發能力在全球醫藥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